[实用新型]机动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0860.1 | 申请日: | 198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日升;王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日升;王贵珍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安全装置 |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在发生意外碰撞事故时能对车辆和司机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属车辆制动控制技术领域。
机动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保护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衷研究的课题。北京1988年国际发明展览会中获银奖的专利申请技术一“车辆撞击缓解装置”(专利申请号为87214429),提出了利用一个缓冲油缸阻尼作用去减轻撞击动能的设计构思,其基本点是,在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后面固定两个缓冲油缸,当发生碰撞时,利用高压油的缓慢泄流过程中去缓解碰撞时的巨大动能。这种装置使刚体间的碰撞转化为一个略带弹性的弹性体的碰撞,减轻了碰撞带来的损害,不失为一个结构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该装置中保险缸和缓冲油缸是定向固定的,只有较大的正面相撞,才能使缓解装置起作用,而实际事故中带一定角度的碰撞要更为普遍得多,这就阻碍了其发明目的的实现;另外,该装置利用弹簧使油缸复位,这就要求弹簧的自由长度必须大于100毫米,才能得到50毫米的缓冲距离,要想得到更长的缓冲距离,弹簧的自由长度也必须加长,但这又受车辆本身结构的制约;同时,两个缓冲油缸的运动也难以同步进行。因此,在实施其发明中尚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人曾经在“机动车辆防撞安全装置”(专利申请号:88201027.0)的专利申请案中,提出利用一个与车辆保险杠固定在一起的气液联动缸向受撞车辆提供缓冲能量,借以使车辆相撞事故中的损害减轻到最低限度。其中,控制气液联动缸动作的是一系列的气动阀门,控制车辆离合器和刹车机构动作的是气液联动缸,这样,从车辆受撞到刹车,要经过四级控制,即经过受撞探测开关→中继转换阀门→气液联动缸→控制油缸动作→车辆刹车等四级一系列的动作才能完成,由于完成每一级控制都会产生一定的时滞,其积累时滞越大也就越不利于保护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级数较少的车辆防撞安全系统,它能综合利用气、液、电的各自特长,简化防撞安全装置中的控制级数及各部件的数量和结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一个电开关探测碰撞事故,由它控制一个转换阀门,使两个控制气缸动作。从而使车辆气液连动缸、离合器和刹车机构进入保护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行四连杆及气液连动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俯视图;
图4为控制气缸安装示意图;
图5为控制气缸A-A剖面图;
图6为电控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由碰撞检测,缓冲复位、刹车执行及控制等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
一、碰撞检测部分
它包括起承探作用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与2,它们安装在保险杠18的前方,1与2的安装方向相反。每个平行四连杆机构由一端呈弯弧形的探杆23,等长的连杆26、27及保险杠18组成。它们之间的接点为活络连接,构成一平行四边形。复位弹簧24与连杆27相连,其作用是使平行四连杆机构复位。25为限位档块。当受撞时,平行四连杆机构受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利用开关6、7给出碰撞信号,这两个开关固定在保险杠18上,并分别位于平行四连杆机构1、2的后方。开关的两个接线端点与阀门9的自锁触点都并接在一起,由它们控制阀门9的电磁线圈ZC。当平行四连杆机构受压变形,开关6或7接通,阀门9动作。
二、缓冲及复位部分
这部分完成使保险杠回缩或复位动作,提供缓冲能量并向控制刹车的气缸12、15提供控制信号。它包括气液联动缸、油箱17、单向阀14及溢阀13,气液联动缸分为气动缸3、5、液动缸4,其间的联接关系与88221027.0号专利申请中叙述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气缸运动的是阀门9,这是一个二位四通电磁阀。气动缸3、5的右腔通过气管20接阀门9的A孔,阀门9的P孔接气源11。车辆正常时,气源11的压缩空气使气动缸3、5的活塞向左运动并达到极限位置。由于气动缸和液动缸都固定在保险杠18上,当气动缸3、5的活塞左移时,液动缸4亦随之左移,其活塞右腔形成真空,将油从油箱17中经单向阀14吸入,为防撞缓冲做好了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日升;王贵珍,未经王日升;王贵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光报警防盗箱包
- 下一篇:三相异步无级调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