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气排气的气幕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1031.2 | 申请日: | 198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相吉;诸学民;郑学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节能环保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5/04;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文琦,陈祚龄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气幕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有害的气体或粉尘、烟尘排出的装置,主要用于高温烟气的收集及排出,特别是对电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更为适用。该装置是利用气幕的方式而构成的一种集气、排气的除尘、除烟气幕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或粉尘,大部分利用吸尘罩排出,由于吸尘罩吸气无定向性,吸气气流随着离开吸气口的距离的增加,风速减弱很难将有害气体或粉尘全部排出。另外除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外,同时从四周吸入大量空气,使得通风机、管道及排气处理装置的负荷都要加大,故增加了设备费,因此只能在污染源附近设置吸尘罩。但是由于工艺操作和生产条件的要求,又很难在污染源的附近设置排气罩,这样给排气除尘带来了困难。特别对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更是望尘莫及。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空气幕或喷射气流和吸气气流联合作用的吹吸罩。空气幕和吹吸幕都是利用射气流的原理,即在污染源周围设置空气喷嘴,通过风机供风产生高压射气流,射流极点直接进入吸气罩,使有害气体或粉尘按垂直方向进入排气罩内。由于空气幕和吹吸罩都是利用喷射气流的射流原理,需要产生高压气流,而且随着喷嘴与吸气罩之间距离的加长,射气流的速度也在衰减,所以远距离排气很难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气幕的方式来封闭污染源,使有害气体或粉尘不向外扩散。通过气幕产生的循环气流和吸气口的负压,将有害气体或粉尘排出。另外,利用循环气流捕捉远离吸气口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以适用于任何生产条件和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所要封闭的污染源四周设置有数根气幕柱,气幕柱上设有方形的空气吹出口,鼓风机把风送入气幕柱内,气幕柱向内侧以一定的角度按同一旋转方向吹出连续的风,在空气吹出的气幕柱之间形成气幕。气幕在空间形成连续的循环气流,在循环中心一端设有吸气口,由于吸气作用而产生负压,这一负压核心径循环着的空气分子以向心力,而空气分子由于循环的旋转作用将产生离心力,在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的范围内,循环气流形成涡流,涡流收束于负压核心四周,朝向吸气口,于是将有害气体或粉尘排出。
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鼓风机送风,通过气幕柱将风吹出,形成气幕,所以设备简单;气幕产生循环气流形成涡流,使流向吸气口的气流速度不发生变化,可直接捕捉远离吸气口的有害气体,同时气幕对高温烟气有降温作用,不用附设冷却设备,可直接将烟气排入处理装置。另外,气幕机可垂直排气,也可倾斜排气,可不受设备和生产条件限制,适应性强。由于气幕机具有定向性,使有害气体及粉尘能全部排出。同时可使排气量降低,对排气处理装置或集尘装置可以小型化,因而节省设备费用,排气效率高,投资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绘出。
附图1为气幕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气幕柱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幕机由气幕柱1、鼓风机2、吸气罩3、吸气口4、排气管道5及引风机6组成,数根气幕柱1间隔一定距离分布在污染源的四周,形成一个将要封闭的空间,气幕柱的一端是吸气罩3,吸气罩3的中心设有吸气口4,吸气口4与排气管道5连接,排气管道上装有引风机6。从图2可以看出气幕柱1上设有方型的空气吹出口7,吹出口7的整体结构为口琴式,吹出口的开口率,根据所需的气幕量而定,气幕柱的长度和数量根据有害气体发生源距吸气罩的距离和发生源的面积不固定,一般为4-10根,排气管道5可以倾斜设置在吸气罩3的上部,倾斜的角度为30°-90°之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气幕柱1靠鼓风机2通过风管向内侧以10-30度的角度按同一旋转方向吹出连续的气幕,气幕柱之间的气幕相互连接,便产生循环气流,由于循环气流的吸引作用形成负压核心,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吸气口4处产生负压,于是旋转的气幕使有害气体或粉尘一同流向吸气口4,通过排气管道5进入气体净化设备,经净化后排放。该气幕机可垂直排气,也可倾斜排气,倾斜角度可控制在30-90度之间,其排气效率仍可达到99%以上,对于收集点源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及粉尘,是理想的行之有效的设备,特别对电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收集及排出更为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节能环保设备厂,未经辽宁省节能环保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回收装置
- 下一篇:风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