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1071.1 | 申请日: | 198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莫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7/00;A61M3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祥 |
地址: | 上海市四川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 套管 自动 间歇 灌洗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腹腔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
腹腔引流是防止腹腔感染的主要措施。目前常用的腹腔引流手段为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但是,腹腔双套管在临床使用中经常发生内外套管,尤其是内套管阻塞,这是由于长时间吸引后,空气通过管腔,蒸发水分,使血液或脓液在管腔内干燥结痂引起的。针对腹腔双套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有人在双套管内增加了一根输送灌洗液的进水管构成三腔管。工作时,灌洗液在负压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不断沿进水管滴入腹腔,并不断地由内套管吸出,从而达到灌洗管腔,稀释血液或脓液防止干燥阻塞,保持内外套管畅通的目的。但是,三腔管在使用中也存在缺点,一旦因负压管扭曲或弯折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吸引停顿,而灌洗液仍在重力作用下源源不断滴入腹腔,这样会造成只“入”不“出”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常发生感染扩散或灌洗液溢出伤口外的现象,给治疗护理带来麻烦。由于上述原因,三腔管的广泛使用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管腔阻塞,又能控制灌洗液滴入的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腹腔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包括:一由外套管和内套管构成的腹腔双套管,一灌洗液瓶,一负压吸引瓶,其中,外套管的引出端与一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三通管的第二端与一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开闭时间间隔的电磁阀连接,三通管的第三端插入灌洗液瓶,内套管的引出端与负压吸引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下列优点:第一,本装置基本上防止了内外套管管腔的阻塞;第二,本装置仅通过负压作用使灌洗液进入管腔,从而完全避免了三腔管的只“入”不“出”的问题;第三,本装置可任意调节并自动控制灌洗时间间隔及灌洗液进入量,由此,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从而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其中,
图1示意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腹腔双套管自动间歇灌洗引流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包括一由外套管20和内套管22构成的腹腔双套管24,外套管20引出端26与一T形管28的第一水平端30连接;T形管28的第二水平端32依次经一连接管34和一过滤器36与一由时间继电器38控制开闭时间间隔的电磁阀40连接,T形管28的垂直端42与一垂直向下通过密封瓶塞43插入灌洗液瓶44下部的长针46连接,灌洗液瓶44的密封瓶塞43上还插有一通气短针48;内套管22的引出端50通过密封瓶塞54插入负压吸引瓶52的上部;一负压吸引管56的一端58通过密封瓶塞54插入负压吸引瓶52上部,另一端60接负压吸引器(图中未画出)。
工作时,将腹腔双套管24插入患者腹腔需引流的部位62,开动负压吸引器,通过负压管56、负压吸引瓶52、内套管22对患部62进行负压引流,同时外界空气经电磁阀40、过滤器36、连接管34、T形管28补充进入外套管20,过滤器36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杂质进入患部62;经一定时间引流后,时间继电器38按预定时间自动将电磁阀40关闭一段时间,此时,外套管20和T形管28内的负压使灌洗液瓶44内的灌洗液经长针46、T形管28被抽吸进入外套管20,并不断地被内套管22吸出,由此实现了对内外套管管腔的灌洗,防止了因长时间空气流动使血液或脓液干燥而引起的管腔阻塞,随后,电磁阀40在在时间继电器38的控制下又自动打开,空气随之经电磁阀40、过滤器36、连接管34和T形管28进入外套管20,灌洗液也相应地停止进入外套管20。以后重复上述过程,便实现了间歇灌洗,既防止了内外套管管腔的阻塞,又控制了灌洗液的进入时间和进入量,避免了现有引流装置的各种问题。电磁阀开启、闭合的时间间隔可由医生根据引流需要随时任意调节,使用和管理十分方便和安全。
上述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可用于各种腹腔引流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