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位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1352.4 | 申请日: | 1989-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凌;宋智光;王恍庚;唐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友凌 |
主分类号: | H01C10/28 | 分类号: | H01C10/28;H01C1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尖***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直线电位器。
现有的直线电位器主要由外壳、弹簧片、上边带把手、下边带导电弹片的滑块和带电阻体及导电片组成的底板构成,市场上出售的直线电位器就是这种形式。这种电位器普遍存在着寿命短、手感不好、接触电阻大、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适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直线电位器,它能有一个良好的手感和使其接触电阻减小及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上边带把手的滑块下边两个压角的凹槽内,卡着一个园型导电滚棒,导电滚棒还被一端镶在滑块底部某一位置的弹性钢丝压着,这个导电滚棒两端鼓出的外表面分别又压在电阻体及导电片上表面上,从而使经过电阻体的电信号,通过导电滚棒和导电片输出出去。当滑块前后滑动时,此时将带动导电滚棒在电阻体和导电片上表面前后滚动,由于导电滚棒在电阻体和导电片表面上是滚动的,所以即使是增加导电滚棒对电阻体和导电片的压力,其摩擦力还是很小,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小了接触电阻,改善了手感。本适用新型制造方便,采用下面要详述的实施例结构,另件数目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适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3、4是导电滚棒在滑块下边一侧的结构位置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8是导电滚棒在滑块下边中间位置时的结构位置图。
参照附图,直线电位器具有一个上边开有矩型口的外壳(1)(如图6),其下边有几个小耳与带有电阻体(8)、导电片(5)的底板(6)相连接。在底板(6)与外壳(1)之间有一个滑块(2),滑块(2)上面中间位置有一个把手(3)其把手(3)两侧各镶有一个弹簧片(或弹性钢丝)(9)(如图5),此弹簧片(或弹性钢丝)(9)通过外壳(1)的作用力将滑块(2)向下压(如图2),滑块(2)下边,前后两边有带四个小压角(如图3),其中在某一边的两个压角分别带有凹槽(如图2、4),而两个凹槽分别将导电滚棒(4)两端的小园耳卡在其内(如图2、3、4),并通过一端镶在滑块(2)下边中间部分的弹性钢丝(10)的另一端压在导电滚棒(4)的中间部位,导电滚棒(4)中间两侧的鼓型园表面,分别压在电阻体(8)、导电片(5)的上表面上(如图2),这样,通过a、b两个输入端(如图1),输入给电阻体(8)的电信号经导电滚棒(4)传递给导电片(5),然后通过接在导电片(5)的输出端C输出去(如图1)。
当滑块(2)上的把手(3)受到一个沿电位器纵向的一个力时,此时滑块(2)便通过自身下方两个带有凹槽的压角(如图2、3、4)便带动导电滚棒(4)沿着电阻体(8)和导电片(5)的上面,一边滚动、一边前进,导电滚棒(4)对电阻体(8)及导电片(5)的压力是来自一端固定在滑块(2)下边的弹性钢丝(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友凌,未经刘友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光节能延寿拉线开关
- 下一篇:家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