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菊酯农药鉴定板无效
申请号: | 89201367.2 | 申请日: | 198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滨;陈宗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鉴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有效成份含量的检测工具。
现有的对于除虫菊酯类农药制剂质量的检测,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法和薄层色谱法。这两种方法均只适用于实验室,而且对操作人员的实验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严重地限制了对于伪劣农药检测的广度。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广大农户掌握使用的,能快速测定菊酯类农药有效成分的鉴定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菊酯类农药鉴定板是根据各种农药的不同含量,会在显色剂上产生不同特征的颜色及深浅程度的原理,而制得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中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根据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菊酯类农药鉴定板含有一块用普通玻璃制成的底板(1),在底板(1)上设置有一层硅胶层(2),在硅胶层(2)的表面涂复有一层由邻——甲联苯胺组成的显色剂层(3),在显色剂层(3)上,预先设有农药标准品点(4)。
具体的使用方法:将欲测定的农药样品用毛细管点到鉴定板上所规定的位置,然后将鉴定板放入盛有展开剂的玻璃瓶中,15分钟后,将鉴定板取出、照日光1分钟。此时,杀灭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及三氯杀螨醇等农药会在鉴定板上显示出篮色的斑点。这样,不同的农药品种及同种农药的不同含量,均可在鉴定板上显示出不同深浅的颜色,从而通过与标准农药点的比较,清楚地分辨出其伪劣程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十分准确地测出菊酯类农药的有效成份,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法十分简单,普通农户根据说明书均可操作,是一种极易推广的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