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畜力驱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1404.0 | 申请日: | 198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德顺 |
主分类号: | F03G5/04 | 分类号: | F03G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绥化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力 驱动 | ||
是一种把畜力能变成机械能的动力机器。主要供车辆作原动力机,也可供小型发电机和农业机械作原动力。
现在世上普遍使用的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力畜拉车,在我国农村、山区、偏远地区、一些小城镇,力畜拉车是主要短途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力畜拉车是靠力畜畜体 向前倾斜产生的倾斜力,并以脚步向前移动 保持畜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倾斜度,而产生的拉力,通过绳套牵引车辆前行的。此种力畜拉车牵引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看其使用效果。
一、需赶车人摇鞭挥打和大声喝力畜,遇意外情况易引起惊车(力畜受惊吓拉着车狂奔)发生交通造事。
二、因力畜拉车是依靠力畜行走牵引车辆,所以受运动生物特点的限制,无论力畜力有多大,所牵引车辆是多么轻小,都只能是行走速度。
三、驾辕力畜因车辕重力通过力畜体作用于地面,其力畜克服车辕重力所耗的力不能转变为速度。
四、在走上坡路时,因车辆产生下滑力,其下滑力虽坡度增大而加大,而力畜行走的拉力(牵引力)的增强范围很小,所以其爬坡能力很差。
五、在下坡路上行走,当坡度足以使车辆下滑的速度超过力畜行走速度时,力畜就会阻止车辆前行,其下滑速度越快阻力就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力畜畜力能变成机械能的动力机器——畜力驱动机。以畜力驱动机作原动力的车辆——畜力驱动机车因为畜力驱动机 车把力畜的力能变成了机械能,所以可通过变速器根据车的载重量多少和不同道路情况,改变车辆行驶的力量(牵引力)和速度。畜力驱动机车行驶的力量(牵引力)和速度是力畜拉车的3~6倍。
畜力驱动机结构详见附图:由机架(1)支承着传动轴(2)和带轮由(3)。传动轴(2)用键和传动轮(4)连接。带轮轴(3)用键和带轮(5)连接,踏动带(6)装在传动轮(4)和带轮(5)之间装配组成踏动器。踏动器安装在立体框架底部。由坡度调整支杆(9)的下端与拉杆(8)铰链,坡度调整支杆(9)的上端与机架(1)的前端铰链装配组成踏动器坡度调整器。由压力调整臂(10)的下端与拉杆(8)铰链,压力调整臂(10)的拐角处与立体框架铰链,压力调整臂(10)的上端与拉力簧(20)的下端铰链,拉力杆(11)的下端与拉力簧(20)上端铰链,拉力杆(11)的上端通过万向连轴器(12)与压力鞍(13)连接装配组成压力器。由安装在传动轴(2)上的主动缓冲臂(21)与缓冲簧(24)的一端铰链,缓冲簧(24)的另一端与被动缓冲臂(25)铰链,被动缓冲臂(25)安装在动力输出轴(26)上。动配合轴(22)与基准孔(23)是动配合装配组成缓冲器,框架门(17)。由长条形金属横杆(27)、长条形金属长杆(7)和长条形金属高杆(28)连接(焊接或用螺丝连接)装配组成立体框架。在立体框架内的踏登踏动器的力畜四蹄上配钉半园形专用掌(29)半园形专用掌(29)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平面层)由硬质材料制作。下层(程半园形)由弹性材料制成。夹板(14)通过夹板绳(15)连接在立体框架上部。推挡器(18)安装在框架门(17)上。料槽架(16)安装在立体框架前部。盛粪器连接环(19)安装在立体框架后部。
踏动器、踏动器坡度调整器和压力器工作情况:
力畜在立体框架内踏登踏动带(6)时,调整拉杆(8)前后移动带动坡度调整支杆(9)和压力调整臂(10)前后移动。坡度调整支杆(9)前后移动可调整踏动器坡度(调整坡度范围是10°~50°)。压力调整臂(10)前后移动可调整压力鞍(13)的压力(调整范围是5~300公斤)。拉杆(8)向前移动,通过压力器施加压力,压力通过力畜和力畜体重 同时以踏登力的方式推动经坡度调整器调整具有一定坡度的踏动带(6)向后下方移动。拉杆(8)向前移动通过坡度调整支杆(9)加大踏动器的坡度可增加踏动力作用下的踏动带(6)向后下方移动的速度和力量。踏动带(6)在踏登力推动下向后下方移动,带动传动轮(4)转动,把直线推力变成旋转的扭转力,通过传动轴(2)传递到缓冲器。
缓冲器工作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德顺,未经叶德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