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弹子门锁无效
申请号: | 89202014.8 | 申请日: | 198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褚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继光 |
主分类号: | E05B21/06 | 分类号: | E05B21/06;E05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缙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弹子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门上使用的一种“防盗弹子门锁”。
通常,人们居住的房间、大门或办公室都装有弹子门锁,用以防盗保安,但失窃现象仍不乏其例。据公安部门对入室盗窃案件的分析:大部分盗窃案件是由于案犯利用各种材料经门缝插到锁舌斜面上,使锁舌回缩而插开弹子门锁入室作案的;也有的案犯是利用通常弹子门锁舌壳的固定板比较狭窄,仅仅固定在门架边上,稍施暴力,门架边上的木料即裂开,锁舌壳则随之脱落这个弱点,以暴力踢开弹子门锁入室作案的。装上双保险弹子门锁,固然可防范坏人利用各种材料经门缝插开弹子门锁入室作案,但仍不抗踢,更何况在使用中存在许多缺点,表现在:1.关门后必须再用钥匙转动“保险”,否则就不起“保险”作用,仍易被各种材料插开。2.关门后必须再用钥匙转动“保险”,势必增加了手续上的繁琐。3.关门后再用钥匙转动“保险”,一经形成习惯,常出现关门后无意转动“保险”,致使门内亲人无法外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为人们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既能防插,又能抗踢,且使用方便,对坏人入室作案能起有效的防范作用的“防盗弹子门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通用弹子门锁的锁舌壳加以改造而成的。即舍去通用弹子门锁舌壳上的固定板,代之以有直角弯头的“防插加固板”,改造后的锁舌壳与通用弹子门锁体总成的组合,即构成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图一)为锁舌壳主视图,(图二)为锁舌壳俯视图,(图三)为本实用新型在门上装配使用示意图。图中:
1——锁舌壳 2——锁舌孔
3——防插加固板 4——3一固定孔
5——门架 6——门框
7——锁体总成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和作用原理。本实用新型由有防插加固板3的锁舌壳1和锁体总成7组合而构成。除锁舌壳1与通用弹子门锁舌壳的形状有所不同外,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均与通用弹子门锁相同。本发明创造的核心,正是在这一点不同上,也是技术特征之所在。其特征在于:锁舌壳1上的防插加固板3上有直角弯头,有固定孔4,有固定孔4的平面比通用弹子门锁舌壳上的固定板平面阔。防插加固板3是锁舌壳1整体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由于防插加固板3上有直角弯头,其与锁体头部相配合,在门上装配使用时,至少有二个直角弯头,故能防止各种材料经门缝插到锁舌斜面上使锁舌回缩而插开门锁。又由于防插加固板3上有固定孔4,有固定孔4的平面比通常弹子门锁舌壳上的固定板平面阔,以其配上锣丝固定锁舌壳1,增强了抗踢能力,起到了抗暴力踢开门锁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随手关门即锁,即防插,比“双保险弹子门锁”使用起来要方便得多。
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既能防插,又能抗踢,且使用方便,对坏人入室作案能起有效的防范作用,确是一种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防盗保安用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继光,未经褚继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2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