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蚊畏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3554.4 | 申请日: | 198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高山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蚊畏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人们夏日用以扑打蚊蝇,特别适合在蚊帐中捕捉蚊子的一种器具。
由于我国现在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大多数的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春天过后,天气转暖,蚊蝇便开始繁殖,生长,尽管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进行消灭与防范,但每当夏日的夜晚,即使人们入帐安睡,还仍不能免受其害,这些蚊子、苍蝇,甚至于飞蛾总要想方设法潜入帐内,敞开帐门用扇子驱赶,总有“漏网”的,甚至还有再度钻进的,农村有用罩子灯烫的,而因帐子多为易燃织物,搞不好会烧着蚊帐,不安全;用双手拍打固然可行,但双手粘满蚊蝇或其它小昆虫尸体的粘浆、血液,十分肮脏,必须到帐外洗手,进进出出,尤其象蚊子又会伺机进入,所以对于农舍平房,公寓大楼的底层这些本身飞蚊、飞虫较多的住宅户就很希望得到一种简便、捕捉力较高,可以替代人工拍蚊、清洁卫生、经久耐用的捕蚊蝇器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蚊畏器就可以实现人们长期以来的这一愿望。
以下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该蚊畏器主要由连杆手柄,叶片圆盒、储蚊室三部分组成。
连杆手柄由外壳、连杆、手栓组成,连杆呈“”形,上端连接一片单排锯齿,手栓固定装在连杆下部位,并位于相应位置的外壳滑动槽外。当手栓在外壳滑动槽内滑动时,连杆则在外壳内作上下移位。
叶片圆盒由下圆盒、转轴、活轴、转动叶片、固定叶片和“”形上盖片组成。上圆盒底面的中心直立一转轴,并穿过上盖片顶端,下圆盒底面中心外安装有一小齿轮,齿轮与转轴固连,转动叶片与转轴固连,而转轴与活轴的连接方式如同合页铰链式连接,只是活轴不与下圆盒底、上盖片顶连接,活轴与固定叶片一端相连。下圆盒底面上放射状的分布有数十个小孔(孔径小于蚊蝇大小),并贴前述连杆上端锯齿片面安装并使锯齿与小齿轮啮合。
储蚊室位于下圆盒与下盖片的同一周侧方,并通过储蚊室上部的活叶门与叶片圆盒相通,活叶门由左右两叶片组成,连轴位储蚊室上部的中线位置并固定在下圆盒底和上盖片间,同时连接左右叶片和固定叶片的一端,并使左右两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60°左右,固而当转动叶片从左侧拍打固定叶片时,活叶门的左叶片封闭储蚊室的左上部,右叶片随左叶片位移,储蚊室右上部敞开,同理当转动叶片从右侧拍打固定叶片时,则储蚊室左上部敞开。储蚊室的底面一端以铰链与储蚊室一侧面相连,另一端以一卷止口与储蚊室另一侧面相嵌,也就是说储蚊室的底面可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
附图一为本实用新型斜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二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连杆手柄外壳、2为连杆、3为手栓、4为锯齿片、5为小齿轮、6为叶片圆盒、7为下圆盒底、8为转轴、9为储蚊室、10为滑动槽、11为转动叶片、12为固定叶片、13为活轴、14为连轴、15为上盖片、16为活叶门左叶片、17为活叶门右叶片、18为储蚊室下底面卷止口。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当发现蚊帐上停有蚊子或其它飞虫时,只须握住手柄外壳1,将叶片圆盒扣住蚊子,使姆指推动手栓3,使之在滑动槽10内滑动,则连杆工作上下位移,锯齿片4也作上下位移,从而带动小齿轮5、转轴8旋转,转动叶片11迅速左向或右向旋打、蚊子或飞蛾即被打死或昏死过去,然后蚊尸便落入储蚊室9中,待储蚊室死蚊数已较多时,拨动储蚊室下底面卷止口18,储蚊室被打开,死蚊落出。以上捕捉过程刹那间便可完成。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对停落的飞虫可以捕捉,对处在飞行状态的密集蚊蝇、飞虫群等,只要挥动手柄不停地拨动手栓也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捕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材料可以根据使用效果,成本价格等方面任选金属或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确实达到了发明目的,该蚊畏器是广大家庭和良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高山,未经马高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