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楔型线卡无效
申请号: | 89203709.1 | 申请日: | 198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7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生;赵银洲;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广生 |
主分类号: | F16G11/00 | 分类号: | F16G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方明 |
地址: |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型线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紧固或夹持工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用楔子的形状固定输电线路杆塔的钢绞线或钢丝绳的装置。
输电线路架设中,输电线杆塔固定的拉线紧固,均采用鞍型线卡,或采用镀锌铁丝缠绕捆扎等方法解决。由于鞍型线卡采用螺栓紧固,只需松动螺母,就能使输电线杆塔紧固接头松散,造成事故或输电线离塔,其他材料被盗。铁丝捆扎,不仅在施工中费时费工、费料,造价较高,而且亦易被盗造成输电线路破坏。因此,目前尚无一种不用鞍型线卡和不用捆扎方法的紧固钢绞线或钢丝绳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楔子的原理,将输电线或杆塔的钢丝绳的接头楔紧而不松动,起到紧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本实用新型由楔型线卡体、楔入线卡体内的楔子和固定在楔子上的卡簧组成。
楔型线卡体为长园形,上下为通孔,其上孔的内径应小于下孔的内径,在线卡体的前后壁上各有一纵向凹槽。
楔子为长方宝塔形,其左右两侧呈半园形,楔子的前后壁上各有一纵向凹槽,在凹槽内的上端有一小孔,孔穿过楔子。楔子凹槽孔中,固定有卡簧,卡簧穿过楔子,定位在楔型线卡体上的凹槽内。
输电线杆塔固定用钢绞线接头弯曲在楔子上,楔子楔入线卡体,当楔子凹槽内的卡簧,通过楔入的力量,使卡簧进入到线卡体上的凹槽,卡簧弹开,锁住楔子在线卡体内的移动,紧固住输电线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还可用于固定矿井架、钻机、电线杆和露天营房等野外施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紧固后不易折卸,防止被盗,安全生产。本实用新型优点还在于使用方便,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卡体外形图。
图2为图1的仰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楔子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簧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楔型线卡体,2.线卡体上端通孔,3.线卡体下端通孔,4.线卡体凹槽,5.楔子,6.楔子凹槽,7.楔子凹槽孔,8.楔子左右两侧半园形状,9.卡簧。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固定输电线路杆塔用的钢绞线,其直径为13-15毫米,与其配套的楔型线卡实施例。参见附图。楔型线卡体1由铸件加工而成,其高为60毫米,线卡体1为长园形,上下为通孔2、3,长度35毫米,其下孔长度40毫米,上孔2应小于下孔3的5毫米,上孔2和下孔3的宽度为15毫米,线卡体1壁厚为4毫米。在其前后壁中间部位向下,纵向各开有凹槽4。楔子5为铸件,楔子5呈长方宝塔形,其高70毫米,上端长15毫米,下端长25毫米,宽15毫米,楔子5左右两侧为半园形8,其半径为7.5毫米。在楔子5的前后面上各有一凹槽6,在其凹槽6上端钻一凹槽孔7,凹槽孔7直径为4毫米,在凹槽孔7内放置卡簧9,卡簧9由直径3毫米65锰弹簧钢丝弯曲成,经热处理。线卡体1和楔子5,均表面镀锌处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固定输电线路杆塔为例,将直径13-15毫米的钢绞线,将其主,副头穿进线卡体1内,用楔子5楔入线卡体1,锤打楔子5下端,楔子5受力后完全进入线卡体1,卡簧9弹开,进入线卡体前后壁凹槽4内,定位锁住,紧固住钢绞线,使其不能折卸,不易被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广生,未经胡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3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流循环式织物打卷机
- 下一篇:电台自动记录再重发中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