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阀的定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4223.0 | 申请日: | 198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富 |
主分类号: | F16K21/16 | 分类号: | F16K21/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阀 定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阀的定量装置,该装置是组装在入水管与水阀之间作为定量放水之用,在今日的社会中,自来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只要是遇到过停水的人都会深深的体会到自来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都非常的忙碌,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忘了关水龙头,倘是在洗手或洗东西时,尚还不致于忘记,但是在放洗澡水或是放水洗碗时,因为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人们又不愿意耗费时间在一侧等待,因而就会放水过量,而令水溢出,造成浪费,此种浪费甚为可惜,且往往当人们想起在放水时,其溢出之水量早已超出了所需量的数倍,极为浪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阀放水的定量装置,该装置主要是用一控制环来压制一止水阀,当压下控制环并将其转动时,该控制环因离开了其定位,其内的卡块会受到环槽的管制而无法弹起,而该止水阀被控制环压下时,即可以令水流通过。当水流通过时,会冲击设置于基座内的叶片使叶片转动而带动主轴旋转,而主轴会带动设置在固定座内的传动齿轮组动作,使得穿出固定座上侧壁长孔的作动齿轮会缓慢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并位于控制环内的作动齿,使得控制环会慢慢的转回定位,当控制环被转回定位时,其卡块即脱离了环槽的约束,而使整个控制环可以弹起,同时使得止水阀亦解除了压制,而会被下方的弹簧弹起,因而使水流被切断,而达到中止水流之功效;因该控制环之转动程度可以依使用者之需要而调整,因而可以通过调整其控制环转回定位的路径长短,以达到控制放水量之目的,亦即完成了其控制流量之功效。
为了更清楚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并帮助明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阀的定量装置,附以下列附图: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元件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控制环压下后之外观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图5中控制环压下后之剖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之图5控制环压下后之另一角度剖面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之控制环压下并加以旋转后之外观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之图8中控制环压下并加以旋转后之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图中示出在基座1的一侧设有一入水孔11及一出水孔12,是用以导入及导出水流,于基座1上方有一控制环9,其上设有控制水量的刻度97而于其外侧的上缘设有方便操作的纹路99,于控制环9的中央则为一固定座4的上盖8,于其上方的一侧设有一控制水量的指标85。
由图2之元件分解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构件的结构,于基座1的上形成有一组装槽10,由一台面17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一固定孔18是用来固定固定座4用的,而下层有一叶片槽13及一阀槽14,叶片槽13的底部中央设有一主轴座16,而于阀槽14的下方为一与基座1为一体的阀座15,当使用时,水流即由该基座1侧的水孔11导入基座内的叶片槽13中,再经由阀槽14由出水孔12中流出。
于基座1之阀槽14下方的阀座15内,组装有一弹簧30及一止水阀3,该止水阀3之下缘及中间分别套设有一O形环31,而于上半设有一通水孔32,用以让水流通过,又于其上端面开设有一孤形道槽33,用以规正止水阀3的方向。
于基座1的叶片槽13的主轴座16上可以组装一主轴2,于主轴2之近下端固设有数片叶片20,而于主轴2之近上端设有蜗齿21,另于主轴的上可以套设一止水垫圈22;于基座1组装槽10内的台面17上可以固设一固定座4,其系用于组装各个齿轮等传动构件之用,于其外侧之一边设有一纵槽41,而于纵槽41的下方设有一圈环槽42,又于环槽42之下设有一贯穿固定座4侧壁的长孔43,另于固定座4侧壁之内侧设有两横轴座44,于侧壁内侧的上缘设有一环扣槽46;于固定座4之底面内部设有一副轴座45、一主轴孔49,及两固定孔48,该固定孔48系与基座1的台面17上之固定孔18相配合,而可以用两固定螺栓47来将固定座4组装于基座1之内,而该主轴孔49是用以让主轴2自固定座4下方穿入其内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富,未经张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4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