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共线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4467.5 | 申请日: | 198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77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林;朱连生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大军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共线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探测点共线信号传输、处理和报警、控制输出装置。
目前普遍采用的报警装置都由探测器、自动报警控制器两大部分构成,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之间的连线采用复线制,即每一个探测器都至少有一根或数根线与报警控制器相连,探测器越多与报警控制器之间的连线就越多,为了解决布线过多过长,往往需要增加区域报警设备,因此这种复线制带来布线量和设备量大,工程和维修费用高,可靠性相对下降,总系统成本价格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共线制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其设计思想是:探测器采用单通道隔离技术,使各个探测器信号输出共用一根导线与报警控制器相连,中间无需加区域报警设备,在配线、布线系统中,共线制所需用的导线数仅为复线制的1/n(n为探测器数)。
本实用新型由探测器和报警控制部分组成,探测器由共线发送电路、敏感元件组成,共线发送电路包括五部分:编码电路、接收电路、定向发送电路、计数电路和监视电路、报警控制部分包括有接口电路、单板机、时钟、自检接口、显示告警器、打印机、控制输出接口。
共线发送电路由移位寄存器、D型触发器、反向器、与门、与非门、计数器、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三极管、电阻、电容组成。共线发送电路各部分连接方式为:
(1)编码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U1的点1、点6和移位寄存器U2的点6分别接地,移位寄存器U1的点7接移位寄存器U2的点7,再接计数电路中计数器U14的点3,移位寄存器U1的点9接移位寄存器U2的点9,再接至计数电路中与门U27的点C,移位寄存器U1的点15接移位寄存器U2的点15,再接至与门U3的点C,移位寄存器U1的点13接移位寄存器U2的点1,移位寄存器U2的点13接定向发送电路中与非门U8的点A,移位寄存器U2的点14接电阻R1一端,R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移位寄存器U2的点10、4、2和移位寄存器U1的12、10、4接移位寄存器U2的点14,移位寄存器U2的点12、11、5、3和移位寄存器U1的点14、11、5、3、2接地。与门U3的点A接接收电路中与非门U4的点C,与门U3的点B接计数电路中D型触发器U10的点5。
(2)接收电路中与非门U4的点C接计数电路中与非门U13的点A,与非门U4的点A和B分别接D型触发器U5的点6和D型触发器U6的点8,D型触发器U6的点10接点12再接D型触发器U5的点4和2,再接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型触发器U5的点3接敏感元件的告警信号端,D型触发器U5的点1和D型触发器U6的点13相联后接计数电路中与门U27的点C,D型触发器U6的点9接反向器U7的点A,反向器U7的点C接电阻R3的一端。R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反向器U7的点C同时接下一级点的自检入。D型触发器U6的点11接上一级点的自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林;朱连生,未经陈正林;朱连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4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