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液位流量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4589.2 | 申请日: | 198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4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华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部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水俤,俞宗耀 |
地址: | 上海市斜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液位 流量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压自流管道的流量报警器,具体说是一种变液位流量报警器。
泵、电机等大型旋转机械经常采用强迫循环润滑系统来润滑旋转轴承面,并降低轴瓦的温度。为了监控润滑油流量的大小,需要安装流量报警器。现有的流量报警器,如差压式的、浮子式的或挡片式的,都只能在满管和有一定压力条件下工作,因此它只能被安装在轴承的润滑油进油管道上。但是,如果在流量报警器和轴承之间的管道上出现泄漏事故,润滑油虽然通过报警器,但并未进入轴瓦,会出现工作正常的假象。这样,流量报警器起不到可靠的监控作用。为此,要求将流量报警器安装在所保护的滑动轴承的下游,这样才能使流量报警器在其上游管道发生泄漏或堵塞时正确地发出报警信号。然而,由于所保护对象的下游管道是无压自流的液流,故已知的诸流量报警器均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压自流管道的变液位流量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变液位工作原理设计的,变液位流量报警器由具有液体自由流入口和流出口的容器和信号继电器等组成,所述的容器内有一个流量-液位转换元件、一个液位检测元件和至少一组接近开关。当被监控的液体发生断流或流量低于某一额定值时,接近开关动作,并使与其相连的信号继电器发出报警信号。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变液位流量报警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笛状多孔短管示意图;
附图3是抛物线形状细孔挡板示意图;
附图4是抛物线形状细孔挡板右视图;
附图5是孔板流量-液位转换曲线图;
附图6是笛状多孔短管流量-液位转换曲线图;
附图7是抛物线形状细缝挡板流量-液位转换曲线;
附图8是流量报警管道系统及变液位流量报警器安装位置图。
液体以流量Qi从流入口1进入容器2,同时以流量Qo从流出口3流出。为便于观察液位和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容器2采用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容器2中位于流出口3的上方有一个流量-流位转换元件4,如单孔板。开始时液体流量Qo<Qi,随后容器2中的液位逐渐上升,流量Qo也随之相应增大,直到Qo=Qi,液位保持在某一高度。因液位检测元件浮子5所在的筒体6的底部与容器2相通,所以浮子5也随着容器2中的液位变化而升降,浮子5的下方设有一个接近开关7,如磁体干簧管,浮子5的底部设有磁钢8作为接近开关7的触发件,接近开关7的位置可以在筒体6内上下调整,以设定报警流量的下限值。当上游管道发生泄漏,液体流量下降或断流时,容器2中液位下降,一旦浮子5下降到达接近开关7的作用点时,便由与接近开关7相连的信号继电器9发出报警信号。浮子5的上方也可以设置一个可调节上下位置或者固定的接近开关7′,浮子5顶部设一个接近开关触发件8′,如磁钢,作为流量超过某一规定值或变液位流量报警器下游管道出现堵塞时作出报警。
用单孔板4做液位-流量转换元件时,流量与液位高度呈非线性关系,即Q=k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采用笛状多孔短管或抛物线形状细缝挡板代替单孔板4作流量-液位转换元件,以进一步改善流量-液位转换关系的非线性。如图2所示,短管9′开有主流出孔10和辅流出孔10′,辅流出孔10′的上方隔开适当距离还可以再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溢流孔11,溢流孔11是备作超大流量时泄放液流用的。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抛物线形状细缝挡板13的细缝流出口12的缝隙宽度X与高度h的关系为X=a.1/,a为常数,使流量与液位呈线性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接近开关还可以采用磁敏式,电感式、电容式或触点式的,如果润滑系统采用导电液体时,还可以用电极直接与导电液体接触来检测液位,以代替浮子5和接近开关7。
使用时,将变液位流量报警器装于保护对象的下游管道上,泵14将润滑液体从存液箱15吸入并打进管道16,流到保护对象17,工作完毕后,经槽子18从无压管道19中自流流出,进入变液位流量报警器20后再排入存液箱15,信号继电器9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华仪表厂,未经上海光华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4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