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加式电视双伴音/立体声接收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5277.5 | 申请日: | 198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镇敏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电视 伴音 立体声 接收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视双伴音/立体声接收技术。
普通电视机收听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可以加装接收附加器。为了伴音和图象同步接收并简化线路,附加器要从电视机取得信号,必需打开电视机后盖在相应部份与附加器之间加接导线,这种改装不可能由普通用户自行完成而难以普及。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需要通过导线连接、不改动电视机,而是从电视机外部引出必要信号的外装附加式电视双伴音/立体声接收机。
英国专利GB1389228提出利用天线接收电视机泄漏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以取得伴音。
我国采用双载波制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两路伴音信道第二中频分别为6.5MHz和6.742MHz。接收副伴音和立体声伴音,主要是接收6.742MHz第二信道信号问题。
利用天线接收电视机泄漏的第二信道6.742MHz信号实现双伴音/立体声接收存在以下困难:
1.与二十年前比,电视机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路发展为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信号电压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泄漏源(包括元件和导线)尺寸又大大减少,使泄漏场强更低。特别是普通电视机伴音通道仅有6.5MHz一路,6.742MHz信号在通频带外受到衰减并在伴音中放限幅级被完全抑制。
2.电视广播有关标准规定,6.742MHz信号本身比6.5MHz信号低7dB,普通电视机仅图象通道检波输出端存在6.742MHz信号可泄漏。该信号比6.5MHz信号低20~30dB。要使副伴音不受主伴音干扰,6.742MHz信号应比6.5MHz信号高25~30dB。这就要求接收机中6.742MHz信号对6.5MHz信号有50~60dB以上选择性,超过标准的双伴音/立体声电视接收机相应部份的要求。
3.电视机行场扫描部份存在百伏乃至千伏的脉冲电压,其高次谐波被天线接收形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技术要点为:
1.将天线制成扁平形,以便置于电视机底部尽可能接近泄漏源以增大耦合获得尽可能强的信号。
2.加接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再经电缆送入接收机处理。
3.采用多只6.742MHz陶瓷滤波器,以保证对6.5MHz信号的选择性。
4.鉴于陶瓷滤波器对离中心频率较远的选择性不高,增加若干LC选频电路,滤除行场脉冲谐波。
5.加装高低音削除电路压缩音频信号频带,如压缩为200~7500Hz,即能满足一般收听电视伴音的要求又可提高信噪比5~10dB。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收机配合现有普通电视机可收听双伴音/立体声电视节目。其优点为:与电视机没有电的连接,也不用对电视机改装,使用方便。接收机线路程式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满足一般收听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包括接收电视机泄漏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的天线1和处理该信号的接收主机2。
图2为几种扁平形天线:图2(a)为电容性平板天线,接收电视机泄漏电场,可用金属薄板、复铜箔板或附着在足够强度绝缘薄膜上的金属箔(膜)制成;图2(b)为电感性框形天线,接收电视机泄漏磁场,可用导线平绕在绝缘板或用印刷电路技术制在复铜箔板上;图2(c)为环形天线。
以上天线厚度做到1~3mm并不困难,其平面线性尺寸可在5~25cm之间,以10~15cm左右为好。太小接收信号过弱,对准泄漏源也困难;太大则接收的行场脉冲增大,反而使信噪比下降。
图3为一种低噪声前置放大器。B1作用是与环形天线阻抗匹配和选频,信号经BG1和BG2两级放大后由BG2发射极输出由电缆送到接收机主机。
图4为单独接收副伴音信号的接收机电原理图。6.742MHz信号进入接收机后先由B2阻抗匹配并选频再经LB1和LB2滤波及BG4放大后送入集成电路TA7640AP放大限幅鉴频解调出副伴音,再经BG5及R1、R2、R3、R4、C1、C2、C3、C4削除高低音由TDA2822功放输出。
图5为双伴音/立体声接收机电原理图,其前置放大器带宽应较前例略宽,主机包括两路几乎相同的伴音信道,第一信道处理6.5MHz信号还原出主伴音或M信号。第二信道处理6.742MHz信号还原出副伴音或R信号。再经伴音输出方式控制和选择电路1、高低音削除电路2、功放电路3送到两只扬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镇敏,未经吴镇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抄表式电度表
- 下一篇:无动力净矿化供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