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粉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5624.X | 申请日: | 198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清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山东省邹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沉积法分离固体材料和网筛过滤方法为一体的,用于从含煤粉污水中获得纯净煤粉的设备。
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含有大量煤粉、岩粉、泥灰的污水被连续不断地排到地面,在洗煤厂中也有大量含有煤粉的污水排出。对这些污水,人们通常采用沉淀池获得“煤泥”。由于煤泥中除煤粉外,尚含有大量的岩粉、泥灰等,所以丧失了工业应用价值,而只能作为民用的燃料,造成煤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兼有沉积分离和网筛过滤二种结构特点的设备,通过该设备的使用,回收含煤污水中的纯净煤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粉过滤装置,包括缓流罐和煤粉洗滤机两部分,其特征是:罐体中部有一污水进水口,罐体的上部有一排水口,在罐体的下部有至少一只排污口,罐体底部联接一输煤管,在输煤管的另一端对应有煤粉洗滤机的过滤装置。
为了便于沉积物的集聚,在本实用新型中罐体设置锥形底,在罐体的腔内,位于锥形底的上方是一倒锥体,有至少一只排污管设置在锥形底上方、锥体外侧的罐体侧壁上。
为适应小排污量区域的污水处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是:将罐体用一带有连通口的隔板分成初级沉淀室和二级沉淀室两个腔室。
输煤管与罐底的联接方式有多种,可以将输煤管直接由锥形底的压盖接出或将输煤管由锥形底的锥面穿入罐体内并接一喇叭状的输煤管入口。
过滤装置的结构可以是支承在主轴上并绕主轴转动的旋转体或是铰接在支架上的振动体,过滤装置由靠近输煤管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向下倾斜。
为了及时清除在过滤装置网孔上附着的尘杂物,以利于煤粉的脱水除尘,在本实用新型的煤粉洗滤机中,位于过滤装置的上方是带有若干喷水孔的喷水管,该喷水管与罐体的排水管相联通。
为了改善工作条件,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装置和喷水管均设置在一封闭的外壳内,在外壳的底部有一排水管。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支腿,2是排污管,3是进水口,4是罐体,5是初级沉淀室,6是连通口,7是隔板,8是二级沉淀室,9是排水口,10是排水管,11是电机,12是喷水管,13是过滤装置,14是出煤口,15是排水管,16是支架,17是排污口,18是输煤管,19是阀,20是压盖,21是输煤管入口,22是倒锥体,23是锥形底,24是挡圈。
如图所示,煤粉过滤装置包括缓流罐和煤粉洗滤机两部分。其中,缓流罐的罐体4一般采用钢板焊制,罐体4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是一锥形底23,在罐体4的侧壁中部设置进水口3,在罐体4的侧壁上部留出排水口9;在罐体4的下部,一般选在锥形底23以上的圆柱形罐体部分设置至少一只排污口17;锥形底23的底面由一压盖20封闭。输煤管18可以用法兰盘直接固联在压盖20上,(或以带有输煤管的法兰盘替代压盖20)完成联通罐体内腔的任务,也可以由锥形底23的侧面穿入罐体4的内腔,并通过一喇叭状的输煤管入口完成沉积煤粉的传输任务。在输煤管18上安装的阀19,以及在排污口17处安装的阀(或不同直径排污口的选择),其作用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水流的大小,并通过这种调节使进水口3与排水口9的流量相匹配,产生既可使煤粉沉积在罐体底部,又能使岩尘、泥灰随水流由排污口排出的缓流效果。罐体4的顶部可以密封加盖,亦可呈敞开状。工作过程中,将含有煤粉的污水经进水口3引入罐体4的腔内。在罐体4内,污水中的煤粉沉积到锥形底处并在水压作用下由输煤管入口21经输煤管18送入煤粉洗滤机的过滤装置13中;污水中的岩尘和泥灰由于重量轻,所以下沉速度慢,在下沉过程中可随水流从排污口17(部分从排水口9)中排出罐体4外。为了增加沉积尘污的排放效果,在罐体4内接近锥形底23处设置了倒锥体22,倒锥体22可用焊接的方法固定在罐体4上。在倒锥体22与罐体4夹角处的罐体壁上有至少一只排污管2,该结构利用水流的下落与回转搅动沉落的岩尘,浮动、上升到倒锥体22与锥形底23的夹空中,最终从排污管2中排出。缓流罐的形状可以是立式,也可以卧式,根据施工现场排污量的大小,可采用多个罐体串联使用进行多级沉淀,也可以采用多个罐体并联使用以提高工效,当排污量较小时还可采用单个罐体的一级沉滤或两级沉滤。实现单罐体两级沉滤的方案是用带有连通口6的隔板7将罐体4隔成初级沉淀室5和二级沉淀室8,并将排污口17置于二级沉淀室8的底角处,罐体4的侧壁上。进水口3连通口6和排水口9的位置依次升高。
罐体4由支腿1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清,未经孔祥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引爆气体爆炸反应装置
- 下一篇:水池污物清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