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多功能套丝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5952.4 | 申请日: | 198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8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友 |
主分类号: | B23G1/22 | 分类号: | B23G1/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多功能 套丝机 | ||
本实用新型是用来绞制各种金属管道螺纹的电动套丝机,更详细地说是对现有的电动套丝机的改进。
现有的电动套丝机,虽然人们已长期使用,但是它仍存在着一些缺点:一、只能靠电机带动才能工作,不能手动,因而在停电时或无电源处不能使用;二、只能用来割管、套丝,功能较为单一;三、减速器都采用五级以上的定轴传动,因而整机重量在40kg以上,在高楼作业时搬运十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手提式多功能套丝机,它可以实现重量轻,搬运方便,既可手动,又可电动,还可以用来接管、割管、套丝、攻丝等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31)、可拆支架(8)、电机(33)、少齿差减速器(34),输出齿轮(35)装在少齿差减速器(34)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11)套装在主夹头套筒(12)上,输出齿轮(35)和传动齿轮(11)与中间齿轮(37)相互啮合,套筒(13)套装在主夹头机座(38)上,主夹头(2)套装在套筒(13)上,绞盘(5)装在导轨(22)上,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机体(31)上的主夹头机座(38)的对称位置上有一付夹头机座(30),套筒(28)套装在付夹头机座(30)上,付夹头(6)套装在套筒(28)上。
为了在停电时或无电源处仍能工作,少齿差减速器(34)的输出轴末端有一手动柱头(36),使用工具转动手动柱头(36),可以进行套丝、割管、接管等工作。
为了在接管时主夹头(2)和付夹头(6)同时将管子夹紧,付夹头(6)是这样构成的:付夹头外壳体(32)和付夹头内壳体(25)把活动夹柱(24)和付夹头套筒(29)扣合在一起,并用螺钉(39)固定。付夹头套筒(29)内有螺旋盘丝,活动夹柱(24)上的螺纹与付夹头套筒(29)的螺旋盘丝咬合在一起。
为了便于搬运,提把(3)装在机体(31)上。
套丝时,将管子从主夹头(2)中穿出,扇形夹(14)将其夹紧,根据管子直径调整好绞盘(5)上的板牙(40),转动进刀手柄(10),使绞盘(5)向左移动,使板牙(40)与管子接触,启动电机(33),主夹头(2)带动管子一起转动(经过变速,主夹头(2)转速约为21转/分),由于螺纹的作用使板牙(40)自动进刀,绞盘(5)沿着两条导轨(22)向左移动绞制出需要的螺纹长度。
接管时,松开固定旋钮(9),将绞盘(5)向一侧掀起,将两根对接的管子套装在一起(见图9),一根由主夹头(2)的扇形夹(14)夹紧,另一根插在付夹头(6)的孔中,转动手把(27)使固定器(26)固紧付夹头套筒(29),用手转动付夹头内、外壳体(25)(32)使得活动夹柱(24)在付夹头套筒(29)的螺旋盘丝作用下向内移动,因而将管子夹紧,松开手把(27)使固定器(26)脱离付夹头套筒(29),启动电机(33)带动管子转动,使用接管器(41)卡紧在两根管子的接触处,将两根管子滚压,使其紧密贴合在一起。
割管时,松开固定旋钮(9),将绞盘(5)向一侧掀起,将管子放置在主夹头(2)和付夹头(6)中,并用扇形夹(14)和活动夹柱(24)将其夹紧,割刀器装在固定割刀槽(4)中,启动电机(33),带动管子一起转动,逐渐吃刀即可将管子割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付夹头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付夹头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绞盘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绞盘的俯视图。
图9是接管示意图。
其中(1)是左端盖;(2)是主夹头;(3)是提把;(4)是固定割刀槽;(5)是绞盘;(6)是付夹头;(7)是右端盖;(8)是可拆支架;(9)是固定旋钮;(10)是进刀手柄;(11)是传动齿轮;(12)是主夹头套筒;(13)是套筒;(14)是扇形夹;(15)是主夹头壳体;(16)是弹簧;(17)是固定螺柱;(18)是主动柱;(19)是导向盘;(20)是从动柱;(21)是盖板;(22)是导轨;(23)是锁紧手柄;(24)是活动夹柱;(25)是付夹头内壳体;(26)是固定器;(27)是手柄;(28)是套筒;(29)是付夹头套筒;(30)是付夹头机座;(31)是机体;(32)是付夹头外壳体;(33)是电机;(34)是少齿差减速器;(35)是输出齿轮;(36)是手动柱头;(37)是中间齿轮;(38)是主夹头机座;(39)是螺钉;(40)是板牙;(41)是接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友,未经徐文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药褥
- 下一篇:急症针灸与常见证中医治疗应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