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无效
申请号: | 89205955.9 | 申请日: | 198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39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14 |
发明(设计)人: | 焦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保民 |
主分类号: | B25B19/00 | 分类号: | B25B19/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禹春 |
地址: | 山东省金乡县工商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套筒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属于螺丝的安卸工具。
在现有技术中机动车辆,大型船舶等机械都需用螺丝连接,但是因安卸螺丝给技术人员带来烦恼,安卸麻烦,已有技术的螺丝扳手,由于身短无力,而不能达到目的。另一种是套筒扳手,这种工具虽然比螺丝扳手先进,但是遇到大的螺丝安卸非常吃力困难。
以下还有两种,一种是电动套筒,另一种是液压套筒,这两种都需要能源,不易携带。路途行车出现故障,螺丝保养不好而生锈,这样给修理技术人员带来了麻烦,安卸螺丝极不方便,有时拧不动,以上两种安卸工具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应野外作业。
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原来套筒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变速装置,将原有的力经变速后,慢上一定的圈数,这样就可增加它的输出力的强度,输入力一定,输出力和输出的速度成反比。即输入力一定,输出变快时,输出力小于输入力,当输出的速度慢时,输出的力大于输入力。
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是采取以下方法实现的。
变速套筒扳手的外齿是一个在安卸螺丝时,固定在某一位置,内齿和内齿轴固定相接,中齿架和中齿轴固定相接,在内齿轴和中齿架腔内设有一个往复推动的弹簧。中齿轴和内齿轴的外端对接处,也可对接相同型号多种尺寸的套筒。在中齿轴和内齿轴交接处与外齿和内齿轴等部件互相转动摩擦的部位都设置助滑的轴承。动力杆和内齿轴对接,套筒和中齿架对接好时,就构成了一个快速变慢速的套筒,当套筒在安卸螺丝帽时,外齿杆采用与地面成120度角,动力杆逆时针方向旋转。安装螺丝帽时,外齿杆可采用与地面成60度角,动力杆顺时针方向旋转。用慢速变快速时,把动力杆穿在与它相反方向套筒头部的插接处,也就是将套筒和动力杆相互换位,两头的交接处非常灵活,穿入后两头都具有倒卡卡住,这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脱掉,按一下倒卡套杆头或动力杆都能分别自动弹出。
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将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变速齿轮横切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内齿轴和外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中齿架和中齿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的工作示意图。
参照附图1、2、3、4、5,一种变速套筒扳手是由外齿(1)在安卸螺丝时,固定在某一位置,使中齿(4)小轮在内齿(3)的齿牙的驱动下,沿外齿(1)运转,中齿(4)由中齿轴(5)穿入中齿架(2)定位后,中齿(4)自身沿外齿(1)旋转时自转,它还在内齿(3)的作用下进行公转,中齿轮设置三个以上,用相同距离围绕在中齿(4)上,中齿架(2)转动的圈数是中齿(4)公转的圈数。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安卸螺丝时,动力杆(9)和内齿轴(11)对接,套筒(8)和中齿轴(5)对接好时,这就构成了一个变速套筒扳手。当套筒(8)套在所需要安卸的螺丝帽上时,外齿杆(12)与地面成120度角,用固定杆螺丝(6)固定,动力杆(9)逆时针方向旋转。安装螺丝帽时外齿杆(12)采用与地面成60度角,动力杆(9)顺时针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变速套筒扳手在安卸大螺丝时,将大螺丝帽安卸松动后,螺丝帽在安卸旋转时基本上无阻力,只是螺丝帽和螺栓存在极少的摩擦力,因此旋转时省力。这时可以用慢变快速的功能,具体做法把第一种安装方法,颠倒过来,变速套筒扳手的两端即可相互对调,把动力杆(9)穿在与它相反方向的套筒(8)的头部的插接处。把套筒(8)穿入与它相反方向的动力杆(9)插接处,也就是把套筒(8)和动力杆(9)相互换位,两头的交接处非常灵活,穿入后两头都具有倒卡(7)和倒卡(10)卡住,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脱掉,按一下倒卡(7)或(10)套杆头或动力杆(9)都能分别自动弹出,这是因为在内齿轴(11)和中齿架(2)腔内设有一个往复推动的弹簧。中齿轴(5)和内齿轴(11)的对接处,又可对接相同型号多种尺寸的套筒(8)。内齿轴(11)和内齿(3)固定相接,中齿架(2)和中齿轴(5)固定相接。在中齿轴(5)和内齿轴(11)交接处与外齿(1)和内齿轴(11)等互相转动摩擦的部位都设置助滑的轴承,以防止消耗不需要的力。变速套筒扳手具有省时省力,携带方便,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号的螺丝安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保民,未经焦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线用工程车
- 下一篇:大型相纸灯片冲洗机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