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装炉多煤种安全消烟节能分流拱无效
申请号: | 89206271.1 | 申请日: | 198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国 |
主分类号: | F23M5/06 | 分类号: | F23M5/06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杨进业 |
地址: |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装炉多煤种 安全 节能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炉拱,特别是适于卧式快装链条炉排锅炉的炉拱。
炉拱是链条炉等一类移动火床炉中的关键部件。设置炉拱的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锅炉炉膛内高温烟气的流动和辐射,保证燃料的及时燃烧,促使炉膛内可燃气体和飞灰能很好地与过量的空气混合而充分燃烧,还能降低燃烧室的水冷程度,提高炉膛温度。正因为炉拱起着新燃料引燃和促进炉内烟气混合等作用,对于燃用劣质煤和难燃煤种的火床炉来说,炉拱的优劣对于锅炉的燃烧效率和出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改善炉拱的结构布置是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扩大锅炉燃烧煤种范围的最有效的措施。现有锅炉炉拱的设计和改造上,根据煤种的不同,多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设置低前拱和后拱;
(2)、设置前拱和后拱并增加中拱;
(3)、设置前拱和加长后拱。
这些结构形式在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炉渣含碳量,扩大煤种的适应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特别是针对快装链条炉排锅炉安全性差,易出现烧锅壳即锅壳鼓疱的现状,尚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随着后拱的延长或增设中拱,喉口(烟气出口)烟气温度相应提高使得位于其上方的锅壳底部受到更为强烈的高温火焰的辐射和对流的冲刷,而锅壳底部又容易沉积泥渣和水圬,影响热交换,造成锅壳底部过热而变形鼓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煤种的安全,消烟,节能,分流锅炉炉拱。
本实用新型是如下实现的:
在快装锅炉,特别是卧式快装锅炉的炉膛内烟气流动喉口处设置具有直接遮蔽锅壳底部并连接或跨接前拱和相邻中拱或者连接或跨接前拱和后拱的护拱,护拱与锅壳底部的遮蔽面有一柔性缓冲夹层或留有间隙,中拱与后拱之间也可以设置一挡火墙拱和烟气进出通道。
在喉口处设置护拱可起到以下作用:
其一,保护锅壳底部不直接受到高温火焰的辐射和对流的冲刷,改善锅炉的安全性。
其二,该护拱本身是拱的一部分或拱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将炉膛内的前拱和主燃区上方的拱连为一体,能够很好地起到组织辐射和炉内烟气混合流动,降低炉膛水冷程度,提高炉膛温度,促进燃料着火燃烧的作用。
高温烟气通过喉口被护拱分流,提高前区的热源温度和烟气充满度,促进新燃料及时着火,保证前区燃料稳定燃烧,并使左右两侧水冷壁的热辐射加强,加之分流后的烟气折向向后流动,部分或全部烟气受到挡火墙拱上部挡火墙的阻碍,又向下进入炉拱下方的燃烬区内,使燃烬区温度得以提高,进一步加快燃烧反应速度,促进燃烬区燃料的燃烬。烟气流经燃烬区后又折向进入烟道或烟室。
护拱的设置可以作为锅炉的一种设计方案,也可作为对现有锅炉的一种改造设计方案。作为一种设计方案,可在锅炉炉膛内设置前拱、中拱和后拱,护拱跨接前拱和中拱或连接前拱和中拱;亦可在锅炉炉膛内设置前拱和加长后拱,护拱跨接前拱和后拱或连接前拱和后拱。作为一种改造设计方案,则可根据欲改造锅炉内炉拱的设置情况,决定护拱的跨接或连接。
护拱所用材质可以是耐火材料,如耐火粘土砖或高铝耐火砖或耐火水泥砖等。
护拱与锅壳底部的遮蔽面有一柔性缓冲夹层,以防止护拱和锅壳受热相对膨胀产生破坏和变形。该柔性缓冲夹层所用柔性材料可以是石棉制品如石棉板或石棉绳,也可以是其它柔性耐高温材料如硅酸铝耐火纤维制品等。
护拱的尺寸可以是:上部为200mm~600mm,下部为1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炉拱结构增加对炉排覆盖率,降低炉膛水冷程度,提高炉膛温度。由于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通过护拱分流,提高前区的热源温度和烟气充满度,促进新燃料及时着火,保证稳燃,这对燃用劣质烟煤和无烟煤尤为重要,同时由于采用了护拱分流和后挡火墙拱结构,使燃烬区温度提高,有利于燃烧区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了燃料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而且,由于燃烧效率的提高以及飞灰颗粒在炉内流动过程中的部分分离和燃烧,消除了排放黑烟,降低锅炉的烟尘排放量,对保护环境亦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炉拱结构,若与煤层厚度,炉排运转速度以及配风等调整手段相结合,将具有更宽的煤种适应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炉拱一种设计方案沿锅壳轴线垂直剖切的主视图,图2是图1沿A-A剖面的左视图。图1所示的锅炉炉拱,是中拱与后拱之间设置了挡火墙拱和烟气进出通道的一种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国,未经宋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