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井用游梁式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6814.0 | 申请日: | 198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王洪瑞;刘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井用游梁式 抽油机 | ||
本发明为一种石油采油设备。
该设备能同时带动两口油井抽油,它适用于油井位置密度大的油田。
目前,国内外油田都是用一台抽油机在一口油井上开采不能自喷油井中的石油。为了节约能耗和增加油田产量,人们设计了许多种抽油机,例如:异相曲柄抽油机和长冲程抽油机等等。这些抽油机只适用于单口油井抽油。
提高和稳定油田的产量,增打大量的加密油井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即在几米或几十米范围内打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油井。在油井密度大的油田中(包括海上油田)使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抽油机都是不太合理的,所以本发明人提出了一项技术方案,圆满地解决这个技术课题。
通常的游梁式抽油机只带动一口油井抽油,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在单口油井使用中,油井光杆的工作载荷在升程和回程中总是垂直向下的(如图2中曲线e所示),为了减少交变应力产生的冲击载荷,在游梁式抽油机的曲柄上附加配重装置。但是,工作载荷传递到电机上的扭矩仍然是一个正负交变的扭矩,所以电机、减速器的工作状况不太理想,然而,在单口油井上使用这种游梁式抽油机仍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油井密度大的油田上,发明人提出了一项双井用抽油机方案,该方案显著改善了电机和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状况,而且可以在一台抽油机上为两口油井抽油。这种双井用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两口油井的光杆运动方向时时相反,因此两个光杆和原油的重力以及惯性力产生的工作载荷基本相互抵消(如图2所示),明显地降低了驴头上的工作载荷,并使减速器和电机轴上作用峰值较小的单向扭矩。此外,两口油井只用一台电机,这样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还有这种双井用抽油机只改动现在使用的游梁式抽油机的部分零部件,增加支架,滑轮等零件,就可以实现用一台抽油机带动两口油井抽油,节省了设备投资。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带动两口油井的双井用抽油机,该机具有明显的节能特点,并使用户节省大量的设备投资和维修费用。
本发明的要点:设计一台极位夹角等于零,游梁的摆角和传动角是给定的游梁式抽油机。曲柄上无平衡配重,曲柄、连杆、摇杆和机架满足等式:L2AB+L2AD=L2BC+L2CD,驴头外缘是以游梁上固定铰链D为圆心的圆弧,驴头为对称的形状,其外缘上有四条钢丝绳沟槽。另外还有两个滑轮支架,两个双槽滑轮。
附图及实施例:
图1为双井用抽油机
图2中曲线e为一口油井用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载荷曲线,曲线f为双井用抽油机的工作载荷曲线,曲线g为油井光杆(14)作用在驴头上的工作载荷曲线。
图1为双井用抽油机,在图1中:(1)电机;(2)减速机;(3)曲柄;(4)连杆;(5)横梁支承;(6)游梁;(7)游梁支承;(8)抽油机支架;(9)驴头;(10)钢丝绳;(11)滑轮;(12)支架;(13)、(14)油井光杆;(15)钢丝绳;(16)底座。该双井用抽油机的游梁(6)摆角和传动角是给定的,极位夹角为零度,按着等式:L2AB+L2AD=L2BC+L2CD的要求重新设计了曲柄(3)和连杆(4)的尺寸,曲柄(3)无平衡配重,游梁(6)上驴头(9)外缘上有四条沟槽,驴头(9)外缘上中间两沟槽上端固定两条钢丝绳(10)与油井光杆(13)相连;驴头(9)外缘另外两沟槽下端固定的两条钢丝绳(15)通过支架(12)上的滑轮(11)与另一个油井光杆(14)相连。
电机(1)通过减速器(2)曲柄摇杆机构驱动驴头(9)上、下往复运动。当驴头(9)向上运动时,驴头(9)上端固定的两条钢丝(10)带动驴头下部的油井光杆(13)抽油;驴头(9)下端固定的两条钢丝绳(15),通过支架(12)滑轮(11)带动较远一口油井光杆(14)向下运动。当驴头(9)向下运动时,驴头(9)下部油井光杆(13)向下运动,而较远油井光杆(14)向上运动抽油,从而实现了一台抽油机带动两口油井抽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双井用抽油机只需改动现游梁式抽油机的曲柄、连杆和驴头等零部件,设备投资少,非常适合于制造游梁式抽油机的工厂生产。
在油井位置密度大的油田上,采用双井用抽油机,可以节省油田设备的购置、安装和维修费用,降低能耗,改善电机的工作状况,从而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因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弧离子镀技术中的等离子体蒸发装置
- 下一篇:室内照相用的背景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