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三轮童车无效
申请号: | 89207321.7 | 申请日: | 198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4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仁甫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三轮 童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和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公知的儿童车可分为前轮驱动儿童三轮车和脚踏二轮自行车。这两种童车分别在儿童的不同年龄区间内使用,对于同一使用者来说,不能互相替代。前轮驱动儿童三轮车稳定性虽好,但驱动方式费力,且只适合于小儿童骑行。脚踏二轮自行车只能靠其前进的运动惯性保持平衡不倒,在停止状态下是绝对不能乘用的。因而骑乘者必须经过相当程度的训练,并具有充分的经验和技术才能自如地骑乘。但在人多车多的城镇,儿童骑行,非常危险,家长也非常担心。对残废了一只手或一条腿的残疾人来说,骑乘更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行前轮驱动儿童三轮车和脚踏二轮自行车的不足加以改进,即研制一种用脚踏为动力源,能同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儿童及青少年,或残废了一只手或一条腿的残疾人的骑行需要的可调式三轮童车。
本实用新型由车体、操纵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制动机构和车轮等部件组成。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各部件采用如下特征方式:
(一)车架主梁采用伸缩可调式,以使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按需作伸长或缩短。当骑乘者个子矮小时,可缩短主梁长度,以减小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距离,使骑行者骑行舒适;当骑乘者个子长高后,除升高座垫外,可伸长主梁长度,以加长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距离。
(二)车体采用三轮支撑,三点接地方式。其中两轮在前,用于操纵方向;一轮在后,起推动作用。骑乘时,乘者重心在后,对前轮压力很小(约为总重的 1/4 ),因而操纵方向盘省力。
(三)前两轮之间采用组合前叉联接,可使前两轮之间的距离按需自由伸长和缩短,当前两轮之间的距离通过组合前叉伸长到最大时,其稳定性最佳,骑乘时不易摔倒;当路面狭窄时,可通过调节组合式前叉将前两轮之间的距离缩短,使该车在狭窄的路面也能骑乘;对较小儿童,可通过调节组合式前叉,将前两轮之间的距离缩短至与方向盘直径相等或小于方向盘直径,使其作用在方向盘上的转向力容易转动前轮转向。
(四)操纵转向机构采用方向盘,可作全方位操纵转向,使骑乘者不易产生疲劳,同时可满足骑乘儿童的好奇心理。
(五)驱动机构采用可拆卸式软带卡套装于脚踏板处,以便单腿骑乘时,可将脚伸进软带卡套内,双腿骑乘时,可将软带卡套卸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主视图;
图2为俯视图;
图3为可调式组合前叉的锁紧装置图;
图4为伸缩式车架主梁的锁紧装置图;
图5为可拆卸软带卡套的部件图;
图6为可调式组合前叉的连杆装置图。
以附图所示的可调式三轮童车,在二轮自行车和三轮自行车的基础上构成。
1、两只前轮(1)通过前轴可分别在左、右前叉(2)内转动。左、右前叉(2)的中部分别焊有外伸板(21),外伸板(21)前部制有通孔,左、右前叉(2)可分别在左、右小前管(18)内转动,小前管(18)组件可按使用中的不同需要,在前横管(3)内作伸长或缩短的调节固定,即当需要两只前轮的间距扩大时,将左、右小前管(18)组件分别向左右方向拉出到合适位置,用光杆螺栓(13)穿过前横管(3)与小前管(18)组件,作定位定向锁紧。由于前横管(3)两前部都制造有开槽的锥体部位和供锁紧用的螺纹部位,所以,前横管(3)与左、右小前管(18)组件经螺杆(13)定位定向锁紧后,可再次通过锁紧螺母(12)的内螺纹和内锥面,压缩前横管(3)的两头开槽的锥体,将前横管(3)与左、右小前管(18)组件锁紧为整体。前横管(3)中部与前管(4)焊接成十字形整体。连杆(19)上面制有长条形通孔,连杆(20)可按使用中的不同需要,在连杆(19)上面作伸、缩的调节固定,以适应左、右前叉(2)的伸缩调节。当左、右前叉(2)的间距调整到一定位置后,用螺杆穿过前叉外伸板(21)的通孔和连杆(20)上对应的通孔,使左、右前叉(2)和连杆(20)动配合联接。连杆(19)正中间的通孔与立管下部焊接的外伸板的通孔经螺杆联接后,能相互灵活转动。用螺栓将连杆(19)(20)紧固联接成一体。共形成可调式组合前叉系统。立管在前管(4)内可旋转,且与方向盘(5)的竖管联接,当操纵方向盘(5)转动角度时,可通过立管转动,带动连杆(19)(20)左右移动,推动左、右前叉(2)同步转动,使两只前轮(1)作相同的转向,起到操纵方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甫,未经陈仁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7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灯灭菌水净化器
- 下一篇:低能耗、相对闪烁式自行车多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