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括约肌成型术手术器械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207387.X 申请日: 1989-05-19
公开(公告)号: CN2053913U 公开(公告)日: 1990-03-07
发明(设计)人: 郭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 郭振武
主分类号: A61B17/11 分类号: A61B17/11
代理公司: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栋梁
地址: 河北省唐山***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括约肌 成型 手术器械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器械,特别是一种吻合术用之器械,用于经十二指肠俄狄氏(Oddi)括约肌成形术中切开衬托、穿针固定和缝线引导。

1891年Mc  Burney第一次施行俄狄氏括约肌切开术,至今已100年。因无专用手术器械,手术中胆总管切开长度不易掌握,十二指肠后壁与胆总管易滑脱,缝合时难以精确对位,容易产生并发症,如损伤或误扎胰管、出血、胆汁痿等,致使手术成功率较低。文献报导手术死亡率在2.9%至13.1%不等,死亡原因主要是手术操作关系所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经十二指肠俄狄氏括约肌成形术提供一种专用手术器械,作为括约肌切开衬托,十二指肠后壁与胆总管穿针固定和缝线引导之用。

这种手术器械由探头和手柄组成,探头的特征是外形为旋转体,旋转体的最大截面外径与胆总管相同,在0.6cm至1.2cm之间,旋转体上自头部沿轴向开三条槽,一条为正中槽,二条为侧槽。侧槽在正中槽两侧对称分布,侧槽底部沟通,其横截面为圆弧状,弧度与手术圆针的弧度相同。正中槽沿径向与侧槽沟通。侧槽用于手术时穿针引线,以便在胆总管切开前先将胆管壁与十二指肠后壁固定,正中槽用于胆总管切开衬托,并能在切开后将手术线从侧槽中引出。

探头外表面邻近正中槽的部位刻有刻度,以便于在手术中精确控制胆总管切开长度。探头的外形可做成圆柱体状或橄榄形,以适应不同手术状况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圆柱探头手术器械外形。

图2是橄榄形探头的外形。

图3是探头横截面。

图4是穿针时使用状况示意图。

图5是切开和引线使用状况图。

图1中手柄1呈圆弧状,手术中可根据手术部位特点调整弧度,根部做成扁平状,便于控制探头2角向位置。探头2上有三条槽,正中槽3和侧槽4、5,三条槽在探头2头部开口。探头2表面的刻线6可指示手术切开长度。本图的探头2是圆柱体,头部有乳头状突起7。这种外形的探头适用于胆总管较粗,下端括约肌狭窄程度较小的手术场合。

当胆总管较细,特别是下端括约肌狭窄程度较严重时,探头的外形如图2所示,这里探头2为橄榄形,同样有三条开口槽;正中槽3的侧槽4、5。

探头的截面图3显示三条槽的内部形状,二条侧槽4、5以圆弧状沟通,正中槽3底部与侧槽4、5相通。探头2的外径根据胆总管的状况可制成不同规格,如0.75cm,1cm等,探头长度约2.5cm。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探头2插入胆总管并到位后,缝合圆针8和缝线9依次穿过十二指肠后壁10,胆总管壁11,侧槽4、5和胆总管11,十二指肠后壁10,将十二指肠后壁10与胆总管壁11定位。然后以正中槽3为衬托,切开十二指肠后壁10和胆总管壁11,用小钩12自正中槽3底部提出缝线9并剪成左右各半,退出探头2提起缝线分别打结,即可精确缝合括约肌切开后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俄狄氏括约肌成形术先切开后缝合的传统方法,使这一手术安全易普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而效果良好。利用本实用新型经多例手术,无1例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振武,未经郭振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7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