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风小型吊扇无效
申请号: | 89207608.9 | 申请日: | 198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镭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风 小型 吊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永磁外转子、爪极内定子组成的微型同步电动机驱动三片扇叶的微风小型吊扇,它包括如下几个结构特征:采用起动螺纹作定向自起动,采用二类电器结构作为防触电保护方式,采用改变扇叶迎风角以调整风量。
现有用永磁外转子、爪极内定子微型同步电动机驱动三片扇叶的微风小型吊扇,有风量柔和、耗电少、扇叶可触等一系列优点。在中国专利的发明公告书中,86年公开了一种编号为CN85102741、标题为《交流、低速带机械起动器的小型电风扇》的微型小型吊扇,它采用双重扭簧带两根起动杆,用先起动转动惯量小的定子,再起动带扇叶转动惯量大的外转子的起动机构,它的不足之处是:结构较为复杂和起动杆外露。88年又有专利申请号为88211697.5的中国专利同类型产品,其起动机构为单个扭簧无平衡杆,其实质是85102741的简化,但有时不能起动,甚至反向起动,需用手拨帮助起动,它虽然简化了起动机构,但也降低了起动功能。近来市场上又出现一种骆驼牌标明为“已申请中国专利”的同类型产品,其起动机构也用双重扭簧,但未用起动杆,二扭簧参数有所改变,它的起动盒直径较大,其转动惯量起了85102741的起动杆的作用,其缺点仍是起动结构较为复杂。以上三种同类型的可移动的采用同类微型同步电动机的微型小型吊扇都采用带接地保护插脚通过接地来防止触电的一类电器,它们的电机外壳(有的还包括吊杆)都是只有基本绝缘,而依靠从电源线中引进保护接地导线,保护接地导线可能带进大气电压,容易产生接地不良、误接、误插等严重的触电事故,这是移动式一类电器很大的缺点。
以上三种产品均不能调整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实用的新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a.其定向自起动机构是由内定子空心轴和吊杆上的起动螺纹及其间的软垫圈组成,软垫圈有平衡弹性、缓冲和保持最合适间隔的作用,
b.其外壳全为塑料制成,其防触电保护方式为二类结构,
c.其扇头上按装扇叶的凸耳可制成一组三个或二组六个,每组凸耳的上下两个平面制成不同的倾角,使扇叶得到二种或四种不同的迎风角,因而得到二种或四种不同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1.其起动螺纹是多线方形或梯形;
2.上述起动螺纹的内螺纹用塑料制成,其螺牙厚于其啮合的金属外螺纹,以补偿塑料的磨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微风小型吊扇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扇头[1]由永磁外转子[2]按N、S极交替排列的10~18片钡铁氧永磁体[3]粘接在外磁回路[4]上,并嵌注在塑料机壳[5]内。
塑料机壳[5]和塑料上罩[6]各有一组三个120°均布用螺钉、螺帽、垫圈连接成整体的凸耳,在上罩[6]三凸耳的上面或机壳[5]三凸耳的下面,紧固着三片扇叶[7],紧固扇叶[7]的上下两个接触平面制成不同的倾角,因而可得到两种不同的风量。如将一组三个凸耳增为60°均布的二组六个凸耳,并将新增加的一组三个凸耳制成另外两种不同的倾角,还可得到另外两种不同的风量。
塑料壳[5]内面中心轴线处嵌注着一根转轴[8],转轴[8]穿在装有衬套的内定子轴承螺钉[9]内孔内,在转轴[8]上端装有轴用弹性挡圈,以防止转轴[8]及外转子[2]下落。
内定子轴承螺钉[9]装在内定子空心轴[10]内,轴承螺钉的旋紧,将包括内磁回路[11]、上下爪极[12]、带热固性塑料骨架的线圈[13]组成的内定子[16]压紧。
塑料骨架上有两个突起的出线孔,以穿过加有玻纤套管的并经固定的引接线[14]。
内定子空心轴[10]上活装着软垫圈[15],空心轴[10]通过螺纹与塑料吊杆[17]相啮合。此三个另件完成带扇叶[7]的微型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起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镭,未经王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7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