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道灯半自动节电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7662.3 | 申请日: | 198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强 |
主分类号: | H01H13/54 | 分类号: | H01H13/54;H01H13/64;H03K17/2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道 半自动 节电 开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楼道灯半自动节电开关装置。
目前普遍使用的楼道灯开关都是一灯一制式,每上一层楼都要用手去按开关,打亮该层楼道灯,上去上一层楼后又不能熄灭该灯。因而,普遍住宅楼的楼道灯都处于长明状态,从夜幕降临之际一直点亮至第二天早晨。这种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浪费电能;(2)由于深夜电力线路电压大多数都超过其额定值的5-10%,因而灯泡使用寿命缩短,容易烧毁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道灯半自动节电开关装置,利用延时自控原理去实现楼道灯整体点亮、任意楼层手动关灯或延时自动关灯的目的,以达到节电及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楼道灯半自动节电开关装置由装于开关箱内的延时控制电路、带指示灯开按钮、关按钮、楼道灯组成,开关箱由机壳、开关、线路板、支架、底板及电缆组成,交流220伏工作电源输入端(A)与开关K一端、继电器J常开触头J1一端、N个指示灯Z1-ZN的公共端及N个开按钮Q1-QN一公共端相连接,开关K另一端C与J另一端、电阻RO一端及变压器T初级线圈一端相连接,电源另一输入端(D)与指示灯Z0一端及变压器T初级线圈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0另一端与指示灯Z0另一端相连接,变压器T次级线圈一端(E)与整流桥D1-D4输入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F)通过N个相串联连接的关按钮B1-BN与整流桥输入另一端(H)相连接,电阻R0-1~R0-N的一端分别与指示灯Z1-ZN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0-1~R0-N另一端与开按钮Q1-QN另一端结成公共端后接入(C)端,N个并联灯泡S1-SN的两公共端分别接至(D)端及(C)端,整流桥输出端(L)与电阻R1一端相连接,R1另一端与稳压管CW1阴极、电容C1正极、电阻R2、R3、R5的公共端、继电器J线圈一端及二极管D5阴极相连接,整流桥另一输出端(G)与稳压管CW1阳极、电容C1负极、电容C2负极、电阻R4一端、晶体三极管BG2发射极、BG3发射极相连接,可变电阻W一端与电阻R2另一端相连接,W另一端与电容C2正极、单结晶体管BG1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BG1第二基极相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BG1第一基极、BG2基极相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BG2集电极、稳压管CW2阴极连接,CW2阳极与BG3基极相连接,继电器线圈另一端与BG3集电极及二极管D5阳极相连接。
本开关装置的安装结构是这样的:开关K、电阻R0、指示灯Z0、变压器T、延时控制电路装在开关箱体内,机壳(1)正面开有一小园孔,孔内装有指示氖泡Z0,开关K固定在机壳(1)正面下方,焊有各种元器件的线路板(3)通过支架(4)固定在机壳(1)侧面上,电路的输入输出端(A、C、D、F、H)由五股导线组成的电缆(6)穿过机壳(1)侧面而引出外面,机壳(1)口由底板(5)固封。该箱体可安放在任意楼层上。电阻R0-1~R0-N、指示灯Z1-ZN分别安装在开按钮Q1-QN内,指示灯Z1-ZN插入开按钮Q1-QN面盖的通孔内,组成N个带指示灯开按钮QZ1-QZN。关按钮B1-BN、带指示灯开按钮QZ1-QZN分别安装在第一层楼至第N层楼上。楼层数N可以是1-10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延时控制电路去实现楼道灯整体点亮、任意楼层手动关灯或延时自动关灯,解决了普遍的楼道灯处于长明状态这样一种耗电工作方式,因而实现了楼道灯节电目的。节电可达80%以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是很大的。此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布线容易、耗用导线少、延长楼道灯寿命以及安装使用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任意层数的宿舍大楼安装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箱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关箱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线路原理图。
通过下面所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强,未经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7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