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带有压力表的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89207704.2 | 申请日: | 198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熺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熺宫 |
主分类号: | F04B33/02 | 分类号: | F04B3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丰新枚 |
地址: | 台湾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压力表 打气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带有压力表的打气筒。
现有的各种打气筒,因各种不同需求而分为相当多的种类。其中最轻便的,莫过于手持式打气筒了。然而一般厂商所生产的手持式打气筒,为降低成本,结构均较简单,其上不具备任何压力显示装置。但这对使用者来说,殊为不方便。如果使用者需要知道精确的压力,则须另外准备一个压力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手持式打气筒,具有明显的不便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手持式打气筒,且设置此种压力显示装置,不会使手持式打气筒增加任何外部结构,因而使之保持携带方便、收藏简单之特色。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带有压力表的打气筒,其结构是在手持式打气筒的外管内部靠近下端处设置一固定板,而在该固定板与下端盖之间设有一测压管及压力检测装置。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单向阀,而在测压管的一侧设有一个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前述固定板上的单向阀接通,另一端和下端盖上的出口接通。这样,推动打气筒的活塞,可使空气经由单向阀、通气管而由下端盖的出口送出。同时,由于测压管的下方设有一穿孔通至下端盖的出口,因而可使在气筒中被压缩的气体导入测压管内,推动设于测压管内的测压活塞。测压活塞移动时使其一端所设的推顶弹簧压缩,达到平衡状态后,即可由外管上的显示孔中读出压力显示刻度板上的压力读数。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带有压力表的打气筒,把测压装置设置于一般手持式打气筒的外管内部,既保持了一般手持式打气筒的体积小、携带及收藏方便的特色,同时能由外管侧部的显示孔中读出精确的压力数值,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打气筒的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剖视图。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带有压力表的打气筒的实施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其中外管(10)的下端为一下端盖(12),所述下端盖(12)之中央为一出口(121),该出口(121)为一螺纹孔,可用来组装球针或其它配件,是打气时压缩气体的出口处。外管(10)的上端为一上端盖(13),其中穿出一具有握把(22)的推杆(20)(参见图2)。因此,该打气筒的整体外观与一般习用的手持式打气筒无异,并未在外管(10)之外侧增设任何构件,不会影响使用方便,收藏、携带轻便的特性。与习用打气筒不同之处,是在外管(10)侧部设有一显示孔(11),用以观察压力。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由该图可见,外管(10)为一普通的管体。外管(10)的一侧所设的显示孔(11)内,设有一放大镜(111),所述放大镜(111)上设有一指示线(112)。下端盖(12)的中央为一螺纹孔的出口(121),而上端盖(13)的中央穿设有一推杆(20),所述推杆(20)之下端为一活塞(21),活塞(21)之端部为一软质碗状结构。推杆(20)的末端为一体形成的握把(22),是便于打气者手握而设。外管(10)的内部设有固定板(30),所述固定板(30)中央设有一调整螺孔(31),藉助于调整环(61),可将一调整螺杆(60)安设于所述螺孔(31)内。固定板(30)的一侧设有一单向阀(32),而于固定板的周缘设有一环形垫圈槽(34),用来安设密封垫圈。在固定板(30)与外管(10)的下端盖(12)之间设有一个测压管(50)及一个通气管(40),所述通气管(40)设于所述测压管(50)的一侧,它用来接通固定板(30)上的单向阀(32)和下端盖(12)上的出口(121)。在通气管(40)和单向阀(32)之间可以安设一个控制空气流向用的钢珠(33)。测压管(50)是固定于固定板(30)与下端盖(12)之间的,测压管上部一侧开设有一个侧槽(51),而其下端设有一穿孔(52)。测压管(50)内部安设有一个测压活塞(70),所述测压活塞上端延伸出一个一体形成的压力显示板(71),所述显示板(71)上刻有刻度。另外,所述压力显示板(71)可以由测压管(50)之侧槽(51)中穿出,对准外管(10)上的显示孔(11)。测压活塞(70)的内部设有一推顶弹簧(80),用来保持压力平衡。所述推顶弹簧(80)是安设于测压活塞(70)之中,同时穿套在安设于固定板(30)上的调整螺杆(60)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熺宫,未经杨熺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7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