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中药蒸煮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8141.4 | 申请日: | 198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8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明;曾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明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戎佩庄,林长安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中药 蒸煮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中药蒸煮器之结构设计,以其精简之构造,发挥保存药效及节省人力时间等功效,免除往昔蒸煮药品之费时繁琐,且于药剂药量方面,尚能达到精确控制,实乃经济实用之产品结构设计。
虽然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使西方医学药品方面已达到相当程度之功效,但在一般人的观念上,西药尚无法完全符合人体的需要,故而在某些时候,还是必须要依靠中药品来治疗人体的伤痛,甚至有些人不敢肯定西药,怕引起所谓的副作用,干脆完全信赖中药品的安稳,因此,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中药品还是有其存在的效用价值,且因中药品没有其他不良的副作用,可让患者安心服用,故在近年来已有逐渐推广的趋势。然而,中药品虽有其优良药效的一面,却也包含了其麻烦、费时的缺点,尤其是中药品在蒸煮时,如图1所示,必须以慢火将炉上之药壶慢慢蒸煮,而药壶中所置放之水量,又必须超出所饮用药水量之三、四倍,如通常所谓的十分水蒸煮成三分药水,或是三碗水蒸煮成一碗药水等等,往往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之蒸煮时间,不仅非常耗时,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人力去看顾,而且在测知蒸煮完成与否时,必须将药壶中之药水倒出观看,如蒸煮程度还不够,即水份尚遗留太多时,还要将药水倒回药壶中,再行蒸煮,其中过程所流失的水蒸气不在少数,而药壶中之药剂,亦可能随蒸气而蒸发流失,使得药效随之降低,使中药品在使用效能上,蒙上一层阴影,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从人员,使从业人员无以适从,因此,虽然中药品有其优异的药效,但在蒸煮过程所浪费的人力、时间及药气,已形成一固定模式,无形中增加中药品在蒸煮过程的成本负担,而无法达到经济实用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创作出一种能针对上述缺点予以改良之快速中药蒸煮器,可完全消除惯用蒸煮过程之种种缺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前所未有之快速中药蒸煮器,以其密闭式箱体中之上下药壶结构,可以快火直接施以急速加热,使中药品之蒸煮过程不仅简便迅速,而且无药气流失,藉自动控制装置达到精确地控制蒸煮时间及免除人力去看顾的缺点,使蒸煮过程变得简单轻松,又不致污染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快速中药蒸煮器之结构设计,其外型略似一箱体,而主要构件系由自动控制装置、药壶组及工作室组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装置的构造包括开关组、时控器及蜂鸣器等,可设置于箱体之任何位置,其中,开关组用以控制全体组件之操作开始与结束,而时控器及蜂鸣器则控制蒸煮时间及发出蜂鸣声响通知使用者;药壶组系由一个上药壶及二个下药壶所组成,上药壶为略似漏斗型之上下开口壶,其颈部设有凹槽,而底端则设置为导流管,且在上药壶中设有活动滤网,用以隔离或过滤中药品及药水,而在滤网下衔接有弹簧钩,用以卡住于导流管下缘,以弹力固定滤网,使之不致位移,另外,下药壶中刻有刻度,以测知壶中液体之数量,且在下药壶之颈部亦设有凹槽,以卡住于上架板之半圆孔中;工作室组的构造包括蒸煮座、预备座、工作架杆组及加温装置等,其中,蒸煮座于预备座两者可以互换操作,乃系由上架板及下架板所设置而成,在上架板之外缘,设置两个半圆孔,令下药壶之颈部凹槽得以伸进并卡住于半圆孔中,而下架板中则设置有二个圆孔,使下药壶得以置放其上,且让位于下架板下方的加温装置之火力,可以透过圆孔而对下药壶施以直接加温,另外,工作架杆组之构造系由工作杆、工作臂、取物夹及盖体所构成,其中,工作杆系设置于箱体之中央,而工作臂之一端设置于工作杆上方,具有上下移动及旋转反向之动作操作,而工作臂之另一端则设有取物夹及盖体,用以对药壶组施以弹力向下加盖施压,且可夹持上药壶之凹槽使其上升脱离下药壶。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快速中药蒸煮器,发挥省时、省力且不会污染环境空间的效果,更可防止药气流失,精确控制蒸煮时间,免去人力看顾,使蒸煮过程简单轻松,实为经济实用。
兹列举一最佳实施例,配合下列诸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构造与功效,详述如下:
图1系惯用中药品之蒸煮情形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及内部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上下药壶之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工作室组立体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工作架杆组之动作实施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上下药壶内之液体动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明,未经林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节能闸阀
- 下一篇:晶体管开关自保护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