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8229.1 | 申请日: | 198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3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军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枣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射药液或抽液用的一次性液体进出器的专用注射器。
临床上,注射药液或抽血化验是诊治疾病的常用方法,普通用具是玻璃注射器和注射针。玻璃注射器呈小唧筒状,由圆形长管和套筒组成,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将液体抽入、压出,也就是唧筒功能;二是暂时储存功能(在液体被抽入之后、压出之前)。由于注射器可多次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和药液或被抽液接触,所以,临床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注射器在每次使用之前均需进行无菌处理;二是可使人体通过注射或抽液途径感染某些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采用医用高分子塑料生产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目的在于只让注射器使用一次,切断人体通过注射或抽液而交叉感染的途径。但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的结构和玻璃注射器完全相同,所以,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唧筒功能并未消失,只是因为它具有双重功能,使用过程中曾与药液或被抽液接触过而不能再用。二是价格较高,给一次性注射器的普及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只能在一些医学研究单位和部分传染病医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一次性液体进出器的注射器,它在注射或抽液过程中只发挥唧筒作用而不与药液或被抽液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个由圆形长管和套筒组成的小唧筒和一个玻璃管相通并固定为一体,玻璃管的开口端有一个固定盖。注射或抽液时,将一次性液体进出器由固定盖固定于玻璃管的开口处,使进出器的薄膜囊密闭于玻璃管内。当小唧筒使玻璃管内出现负压时,药液或被抽液即通过进出器的针状金属管进入薄膜囊内;当小唧筒使玻璃管内出现正压时,药液或被抽液即通过针状金属管注入人体或其它容器。这样,由于一次性液体进出器的薄膜囊使药液或被抽液与该注射器隔开,所以,该注射器在注射或抽液过程中只发挥唧筒作用而不与药液或被抽液接触。
在该注射器中,玻璃管和小唧筒由紧封层和紧封圈通过螺丝固定为一体。玻璃管和小唧筒经一个控制阀相通,按下控制阀则使小唧筒和外界相通,并与玻璃管隔开;松开控制阀则使小唧筒只和玻璃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因为在注射或抽液过程中不与药液或被抽液接触,所以,既可多次、重复使用,又不必在每次使用之前都进行无菌处理,只要定期消毒即可。另外,由于使用的是一次性液体进出器,药液或被抽液只和进出器接触,所以,能产生和一次性注射器完全相同的临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方式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器和一次性液体进出器固定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器中控制阀按下时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器的细节及使用情况:
该注射器中有一个由圆形长管(1)和套筒(2)组成的小唧筒,小唧筒和一个玻璃管(3)由紧封层(6)和紧封圈(7)通过螺丝(8、9、10)固定为一体。在玻璃管(3)开口端的紧封层(6)上有齿状凸缘,固定盖(4)即通过其对应的凸缘和紧封层(6)固定,旋转固定盖(4)即可和紧封层(6)分开,用来装取一次性液体进出器(11)。小唧筒和玻璃管(3)之间有分隔片(12、13),并经分隔片(12、13)上的小孔相通,分隔片(12、13)之间有一个控制阀(5),控制阀(5)处于位置A时,小唧筒和玻璃管(3)相通;当按下控制阀(5)使之处于位置B时,小唧筒和外界相通,而与玻璃管(3)隔开;松开控制阀(5),控制阀(5)在弹簧(14)的作用下回到位置A。玻璃管(3)和圆形长管(1)的开口缘与紧封层(6)和分隔片(12、13)的接触处有密封垫(15、16、17)。分隔片(12、13)上的小孔周围有密封圈(18、19)。
注射或抽液时,将一次性液体进出器(11)由固定盖(4)固定于玻璃管(3)的开口端,使进出器(11)的薄膜囊密闭于玻璃管(3)内。当抽拉套筒(2)使玻璃管(3)内出现负压时,药液或被抽液即可通过进出器(11)的针状金属管进入其薄膜囊内;当推压套筒(2)使玻璃管(3)内出现正压时,药液或被抽液即可通过进出器(11)的针状金属管注入人体或其它容器。
为了产生足够的注射压力,可在抽完药液后,按下控制阀(5),抽拉套筒(2)使小唧筒内吸入更多的空气,然后,松开控制阀(5),推压套筒(2),即可使玻璃管(3)内出现更高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军,未经孙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