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追肥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8717.X | 申请日: | 198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3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25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俊锋 |
主分类号: | A01C15/06 | 分类号: | A01C15/06;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追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禾苗追肥器。
目前,我国在农业上多数以个体经营耕作。在禾苗追肥期(一般追肥期较短)内需及时追肥,误了农时,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个体农户均为手工撒肥,效率低,施肥效果不佳,形成子孙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之处,而提供一种适于农业个体户对玉米、高粱及大豆的禾苗追肥器,把它置于施肥车或被拖农具上,可同时给两垄以上禾苗追肥,提高施肥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运行施肥车或被拖农具上,于垄苗侧方向设转轴,其上依次置漏肥盘、控制盘、施肥盘和底盘,并于漏肥盘上方悬置漏肥斗,其中:
在上述漏肥盘上于周向设有多个均布盛肥孔;控制盘上有与漏肥盘上盛肥孔相对应的漏肥孔,孔由合叶门封闭;并于其杯体壁上镶与孔相同数量的拨转杆;且二盘随轴转动。另外,施肥盘上有与控制盘上的合叶门相对应的施肥缺口,当二者重合时,合叶门自由张开;施肥盘上于周向设有多个均布调节孔,穿过螺钉固于底盘上。其次在底盘上装有轴承,把它固于底架上;底架又通过铰销连接于施肥车或被拖农具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漏肥盘的半径和厚度约为80毫米,20毫米;其上可设4个盛肥孔呈部份圆环面,其圆心角约为30度;圆弧半径约为45毫米,70毫米;另外拨转杆位于控制盘上漏肥孔前(或后)15度的柱面上,与半径夹角135(或45)度。
图1是追肥器半剖轴测结构示图;
图2是图1上漏肥盘[7]的4分之一主视图;
图3是图1上控制盘[6]的4分之一主视图;
图4是图1上施肥盘[8]带有施肥缺口[20]的4分之一主视图;
图5是图1上底盘[9]与底架[4]连接示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由图1所示,在运行施肥车或被拖农具上,于禾苗侧设一转轴[16],其上依次置有漏肥盘[7]、控制盘[6]、施肥盘[8]和底盘[9],并于漏肥盘[7]上方悬置漏肥斗[1];其中:
由硬质塑料制成的漏肥盘[7],半径和厚度可设为80毫米,20毫米;其上于周向设有4个均布盛肥孔[17]呈部份圆环面,设圆心角约为30度,圆弧半径分别约为45毫米,70毫米;可结合施肥对象及株距,使盛肥孔[17]的大小和数量形成系列;也可分成若干相应单元体,方便更换。
控制盘[6]呈杯形箍于漏肥盘[7]上,可采用铁皮制成,与漏肥盘用螺母[15]及垫片固于轴上,二者随轴转动,控制盘[6]上有与漏肥盘[7]上盛肥孔[17]相对应同数量的漏肥孔,孔上置合叶门[18]封闭,如图3所示;于控制盘[6]杯体壁上装有与孔相同数量的拨转杆[5],可事先于杯体壁上焊有套筒(或内带螺纹),把约为100毫米长的拨转杆[5]插(拧)上;要使拨转杆位于孔前约15度的杯体壁上,并与交点半径方向夹角约135(或45)度。
控制盘[6]下面是带凸缘的施肥盘[8],它是卡于轴台阶上;其上有与控制盘[6]上的合叶门[18]相对应的一个施肥缺口[20],如图4所示,合叶门随轴转到开口处能自动张开,使盛肥孔中的肥料随即撒于禾苗根处;施肥盘上还设有周向调节孔[19],穿过螺钉固于底盘[9]上;底盘上装有轴承[11]和轴承盖[10],底盘是固定于底架[4]上,底架又通过铰销[2]连接于施肥车或被拖农具上;如施肥车是人力推车,由上述构件组装的追肥器,可通过铰销[2]对称布置,同时施肥两垄禾苗;如是置于被拖农具上,可安装多个追肥器。附图上[12]是车轮。
另外,转轴[16]上端呈锥(或针)形,上方有固于底架[4]上的同轴心线立杆[13],其上套有(或螺纹连接)套筒[14]套于转轴上,以增加其稳定性。漏肥斗[1]固于底架上悬于漏肥盘[7]上方,其底端镶有毛刷与漏肥盘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俊锋,未经谢俊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冲孔器
- 下一篇:电扇摇头摆角变杆式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