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9208783.8 | 申请日: | 198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俭;张永新;潘显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俭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2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电动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属自行车类,适用于人民生活中作代步工具之用。
电动自行车目前发展很快,它具有省力、速度快、不污染环境、维修较简便等优点,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在自行车使用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新鲜事物一旦出现,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一旦价格能为人们所接受,则具有很大的使用市场,因此目前电动自行车不断增加,类型也不断变化,供人们挑选使用。但是目前无论那一种类型车,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当然这也是必然过程,现将目前市场上出现现的几种车型综合类比如下:
1、机构复杂,配套件多:从电机开始,目前采用的电动机多是目前国内已生产的直流电动机,由于不是自行车专用,因而使用中要将电机用上,就得采用相应措施,如用降速机构将高转速降下来,最常见的是用链轮、链条传动,电动机安装在车架上,由安装位置连到后轮链轮上,再设置防护装置,这种传动装置再加上自行车原有传动装置,两套机构,使自行车零配件增加很多。车架大都是重新设计的,采用的钢管等原材料为了安全起见也显然加粗加大,俨然有按轻骑车那样要求,这样使得一辆电动自行车重量加重好几倍。而对人们选购上,因为不能通用已有的自行车,就得再耗资购买,重新购置,而售价又是自行车5~8倍,价格也较高,普及或是更新换代,都得考虑再三。
2、蓄电瓶充电问题,目前各类车型都是停车充电,或是更换已充好的电瓶,才能继续行走,这样一般家庭中是用不起电费的。采用别的措施,也会造成矛盾,这样虽然电动自行车可以省力,但因为又消耗了电力资源,在当前我国电力仍处在紧张情况下,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增加已消耗了不少电力,再增加自行车充电,而且用量远远大于家用电器的用量,经济上是不允许的,国家也不同意都这样办,这样必然影响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率,因而也无法改观我们自行车王国的落后面貌。
3、不能利用行走中的机械转动而产生电能,由于只考虑到充足电才好行走,而忽略了行走中仍可产生电能来补充行走所用的消耗这一构思,设计是单一的。利用行走时车轮转动可带动发电机充电,虽然不能平衡消耗,但总是可以利用,由于可以间断使用电动驱动,特别是在路面情况复杂、障碍物多以及需要慢速行走时,如转弯、会车、停车等状况都不需用电动,就是自行车也需要慢行时,但仍然可以利用车轮转动而蓄电,一旦路面允许,或是爬坡时,就可开动电动机驱动,再附加人力驱动,既能达到省力,又能充电补足消耗之电力。
4、不能利用现有自行车来改装:因为重新设计车型,又采用已有之电动机,不能设计电动自行车用专用电机,只得重新购置,而已有的自行车,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存放都成了问题,一般经济条件也不是完全允许重新购置,因此普及率则受到了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自动充电及停车充电相结合,能在行走中发电来补充消耗,并能更换现有自行车车轮而成为电动自行车的,重量轻,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采用专用发电机发电的,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这样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现有自行车的前轮(或后轮)上装上直流发电机,在现在自行车的车架梁中部安装上蓄电瓶,再在现有自行车两车轮上装上专用直流电动机,以及相应的声、光、仪表、开关等装置,而组成了一辆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驱动直流发电机的传动机构是直接接触式机械机构,采用齿轮啮合付,也可以采用车轮胎驱动直流发电机的摩擦机构,不管那一种都应设计有接触、脱开机构。采用的直流发电机数目是一个,也可以是对称二个。采用的蓄电瓶是两用,一用可由直流发电机直接发电而蓄存,一用是可以利用家电交流220V电源插入经变流而辅助充电。后车轮和直流电动机为一体,直流电动机转子即是车轮的后车轴,其上也同样装有人力驱动的飞轮机构,直流电动机定子外壳上装有与车轮轮圈连结的辐条。全车电力驱动的变速开关安装在蓄电瓶上,也可以安装在车把上,而采用单独的手柄来操作。蓄电瓶上仪表可以指示电流。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俭,未经张志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