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电话传输线路附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8841.9 | 申请日: | 198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华;叶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华 |
主分类号: | H04B3/32 | 分类号: | H04B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广东省大埔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电话 传输 线路 附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电话通信中的传输线路附加装置。
典型的自动电话通信设备,其传输线路与自动交换机的二线端(a·b线)是直接相连的,因此,当传输线路绝缘降低或有一根线断线或接地时,将引起不平衡的杂串音,甚至无法开通自动电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自动交换机与传输线路之间增加一个附加装置,减少传输线路绝缘不良对通话的影响,并可以开通单线自动电话(一线一地制)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为图1所示,其中(1)是自动电话分机,(2)是传输线路l1、l2,(3)是新增加的附加装置,它可安置在自动交换机机房配线架的线路保安设备内侧,(4)是自动交换机二线端a·b。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R1=200Ω,R2=200Ω,R3=2.4KΩ,R4=100Ω,R5=15KΩ,R7=200Ω,R8=4.7KΩ,R6=1KΩ。
C1=C2=1μf,
D1、D2是双向稳压管2DW7C。
D3、D4、D6是2CP14C,D5是2CW4,D7是发光二极管。L1、L2、L3是扼流线圈。
B是音频1:1转电线圈;
J是12接点的继电器;
K1是自动交换机部分使用的6接点双刀开关;
K2是自动电话分机部分使用的3接点单刀开关。
图2中K1、K2、J的定位接点所示是单根传输线路(一线一地制)工作状态。下面根据自动电话使用状态对这个附加装置进行说明。
一、自动电话分机挂机状态接收自动交换机铃流电压回路:
由于自动电话分机接收电路本身串有电容及C2的存在,转电线圈次级回路的-48ˇ(-60ˇ)不能构成直流通路,J继电器不动作,当自动交换机输出呼叫自动电话分机的16HZ铃流电压送至其二线端a·b时,附加装置的交流通路是:
1、转电线圈B1-2初级回路:
a线→J1-2→R4C1→J6-5→b线
由于R4、C1衰耗很小,16HZ铃流电压绝大部分通过转电线圈B耦合至B3-4端。
2、转电线圈B3-4次级回路:
B3→C2→传输线路l1→自动电话分机→K2(1-3)→自动电话分机地气→自动交换机地气→K1(1-3)→B4。
16HZ铃流电压使分机铃响或发出音频声响。
二、自动电话分机提机状态的送受话通路:
(一)直流通路
1、B3-4次级直流通路:
-48ˇ(-60ˇ)→L1直流电阻→R6→J直流电阻
→传输线路l1→自动电话分机直流电阻→K2(1-3)→自动电话分机地气→自动交流机地气(电源正极)。这时继电器J吸动,显示通话状况的发光二极管D7发亮,构通了转电线圈B1-2转换通路。
2、B1-2初级直流通路:
a(+)线→J2-3
→J4-5→b(-)线。
由于D5稳压值为12ˇ,因此能保证传输线路电压在36ˇ以下的安全电压值。
(二)交流通路:
1、B3-4次级交流通路:
自动电话分机→传转线路l1→C2→B3-4→K1(1-3)→自动交换机地气→自动电话分机地气→K2(3-1)。
2、B1-2初级交流通路:
a线→J2-3J4-5→b线
由于R1、D1及R2、D2交流阻抗很小,串在B1-2回路中的衰耗可忽略不计。L1及J的交流阻抗很大,并在B3-4回路的衰耗也可忽略不计,(对于800HZ,附加装置的介入衰耗小于2db)。
三、自动电话分机拨号及转换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华,未经何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卷扬钢丝绳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节能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