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09038.3 | 申请日: | 198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克强;邵兰春;邓力建;庞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克强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为阶段去极化快速充电装置。
根据去极化理论,应用脉冲技术研制的快速充电装置,只要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不但充电时间可缩短到恒流、恒压 充电时间的 1/5 ~ 1/10 ,而且电池放电容量和寿命均不降低,对旧电池并且有激活作用。
充电过程中电池对充电电流接受能力呈指数曲线衰减,电池极化现象(包括极板极化和电解液极化)随充电容量递增,充至额定容量的80%以后明显增加,宏观上表现为电池温度升高和排气量增加。目前一般快速充电装置去极化放电电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为常数,不符合极化现象随充电容量递增的规律,造成充电初期由于去极化电流大而增长了充电时间,充电后期则由于去极化电流不足致使电池温升和排气量增加。
可供参考的技术文献有:
美国专利:
u·s, Patent 4,258,306(1981年)
u·s, Patent 4,423,923(1983年)
美国RACAL公司同类产品 MA4517A型定电机(1986年)
联邦德国同类产品 Ompact Charging Systems
日本JVC摄象机配套充电机
BC-210CE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即:充电过程中设置A组和B组两组放电电路,充电至额定容量的80%以前A组去极化放电电路工作,B组停止,充电至额定容量的80%以后A组和B组去极化放电电路同时工作,从而达到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和提高充电效率的目的。对镍镉电池充电时间为35~40分钟,对铅酸电池充电时间2.5-3小时。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不同电压、不同容量的镍镉、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
本发明内容详细说明:
附图一、附图二分别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和波形图。
1电源变换电路:220V、50HZ交流市电输入至变压器B的初级n1,次级n2经整流桥Q1整流、电容C1滤波后作为充电直流电源。
次级n3、n4分别经整流桥Q2、Q3整流、电容C2、C4滤波,集成稳压器IC1、IC2稳压后输出对称的直流稳压电流+Vc和-Vc,作为控制电路工作电源。
2.充电脉冲、放电脉冲形成及分配电路:集成电路IC3、IC4为NE555时基电路,为非对称多谐振荡器工作形成,分别输出充电周期和充电脉冲,如图二中Va、Vb所示。充电周期为T1、冲电脉冲宽度为t1。充电周期、充电脉冲经与非门IC5、IC6逻辑组合后输出周期性充电脉冲,如图二中Vc所示。
充电周期Va经与非门IC8反相后作为放电周期,充电脉冲经IC7反相后作为放电脉冲,如图二中Vd、Ve所示。放电周期为T2放电脉冲宽度为t2。放电周期和放电脉冲经与非门IC9、IC10逻辑组合后输出A组放脉冲。经与非门IC14、IC15逻辑组合后输出B组放电脉冲,分别作为A阶段和B阶段的放电脉冲,它们的输出波形如图Vf所示。显然,充电周期T1,放电周期T2交替出现,且T1>>T2。在充电周期T1内,以脉宽为t1的充电脉冲对电池充电,在放电周期T2内电池以脉宽为t2的放电脉冲对电阻放电,且t1>>t2。
3.功放电路:
由IC6输出的充电脉冲输入至高增益V-MOS管BG1的栅极,放大后对电池E充电。IC10输出的A组放电脉冲输入至V-MOS功率管BG2栅极,推动BG2让电池对电阻R9放电。IC15输出的B组放电脉冲至V-MOS管BG3的栅极,推动BG3让电池E对电阻R10放电。
4.阶段去极化控制电路:运祘放大器IC16、IC12均接成比较器电路。其功能是检测被充电池的充电状态,并控制A组和B组放电电路。IC13为控制双稳态。开机后,掀按启动按扭HK,IC13输出高电位,将充电门IC5和A组放电门IC9打开,充电和A组放电正常工作。
稳压二极管WD2的稳压值为电池充至80%容量时的开路电压值V1,并经偏置电阻接比较器IC11的反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WD1的稳值为V2,且满足V2=V1+0.1V。WD1的正极接IC11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7接O。WD1的负极接被充电池正极。电池在充满额定容量80%以前,WD1截止,IC11输出低电位,B组放电门IC14关闭,只有A组放电工作。当电池充满额定容量80%时,WD1击穿,IC11同相输入电位高于反向输入电位,IC11输出高电位,将B组放电门IC14打开,A组B组同时放电,从而达到充电后期增强去极化放电电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克强,未经邓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9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发光广告显示板
- 下一篇:潜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