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开关防爆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89209331.5 | 申请日: | 198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2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8 |
发明(设计)人: | 姜丙申;刘万生;刘金进;佟德臣;陈季焜;张德春;贾德林;夏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81952部队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F21L15/00;F21V25/12;H03K17/9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开关 防爆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等含有爆炸气体的作业环境中的便携式照明工具,特别是一种触摸开关防爆手电筒。
目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含有爆炸性气体的作业环境中的便携式照明工具,已有多种形式,其中防爆手电筒均是在现有普通照明手电筒的结构基础上,按现场防爆要求进行改制而成。因此,现有的防爆手电筒的开关也主要是采用普通手电筒的机械触点式开关。将普通手电筒改制成防爆手电筒,要为开关部位重新设计复杂的机械传动部件,采取防爆措施,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加其制造成本。机械触点式开关极易损坏失灵,这也是目前普通手电筒和防爆手电筒报废的主要原因。仅仅因为开关损坏而使价格昂贵的防爆手电筒不能使用,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因此,提高防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如何解决延长其开关的使用寿命,已成为人们急待解决的难题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爆手电筒,它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是在现有防爆手电筒的结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成的。它包括带有开关的壳体以及组装在壳体上的特制反光碗和防护罩。其中开关采用触摸式电子开关,该开关中触摸控制端的铜片M2、M0、M1固装在壳体开关座中,并分别通过控制端连杆与接线板A上的对应电子元件相接,利用负极连杆接通直流电源E和电珠D组成控制电路。接线板A上的电子元件包括三极管T1、T2、T3、T4,二极管D0以及电阻R1、R2、R3、R4、R5。用手触摸铜片M0与M2或M0与M1可实现手电筒的接通或关闭。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式电子开关,将现有防爆手电筒的机械触点式开关改为触摸控制开关,彻底消除了机械传动触点产生的火花。从而提高防爆手电筒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因机械传动开关易损的缺点得到克服,故可有效地延长手电筒的使用寿命。该触摸式电子开关不仅可用在各种防爆控制电路中,也可用在普通手电筒或其它类似控制电路中。这种防爆手电筒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其成本远低于现有防爆手电筒,可广泛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光碗的纵向剖视图。
根据图1~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壳体10、组装在壳体中的触摸式电子开关、特制反光碗1及其带有透明玻璃片的防护罩11。其中触摸式电子开关的接线板3(图5中的A)上组装有三极管T1、T2、T3、T4,二极管D0以及电阻R1、R2、R3、R4、R5。触摸控制端的铜片7、8、9(图5中的M2、M0、M1)互有间隙地固装在壳体10的开关座14中,各铜片分别通过连接杆6、5、4与接线板A上的对应电子元件相接,利用负极连杆13接通直流电源E(电池)和电珠2(图5中的D)组成控制电路。特制反光碗1设计成抛物面形状,其剖面形状由抛物线方程Y=aX2+bx+c给出。该反光碗1可解决手电筒光束的调焦问题,即不移动带有透明玻璃片的防护罩11,可保证光束在10米内不用调整焦距。接线板3予制有与负极连杆13和分别与控制端连杆4、5、6插接的接触孔,可保证控制电路接触良好。在接线板3上固定正极触点12后,将反光碗1与接线板3用密封胶密封组成一体。在安装电池时,拧下防护罩11,取出组成一体的反光碗1与接线板3,即可装入电池。
操作时,用手指同时接触M0、M2(图5所示),此时三极管T1、T2、T3导通,接通电源E,电珠D亮;用手指同时接触M0、M1,三极管导通,T4、T1、T2、T3截止,关闭电源,电珠D熄灭。图中用虚线连接在M0与M1、M2之间的电阻R,相当于手指接触铜片时对人体的电阻,其阻值允许范围为0~Ω兆欧。整个电子控制线路在工作时(包括电珠亮、灭)所消耗的电流仅为数十微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1952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81952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9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