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压式气压保温瓶无效
申请号: | 89209628.4 | 申请日: | 198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34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04 |
发明(设计)人: | 旷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旷野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宪忠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压式 气压 保温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单压式气压保温瓶。属于家庭储存开水的用具。
气压保温瓶是七十年代的新产品,其容腔内储存的开水,是利用压缩空气向外排出的。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是受顾客普遍欢迎的储存热水的用具。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气压保温瓶大都是在普通的“双层玻璃真空瓶胆”式保温瓶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的出水口一般处在容腔的上方。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气压保温瓶,虽然受到顾客的欢迎,但也有不尽完善之处:每压动一次,排水量有限,停止加压即停止排水;为了连续排水,需连续加压,气囊就得连续伸缩,其折边处容易出现裂缝和漏气现象,影响使用寿命;从瓶内取水时需要双手操作,一手持杯子,另一只手连续不断地压缩气囊,操作不方便。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国已有人先后研究设计出不同型式结构的气压保温瓶。例如,曾有人设计了一种“方便电动气压保温瓶”,它是用两节一号电池作动力的,代替了手动操作。但此种气压保温瓶耗用电池,其使用率和普及率受到了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单压式气压保温瓶。只需按动一次气囊,压缩空气即将容腔内的水液推向出水口,开启或关闭出水开关,容腔内的水流出或截断,直至流尽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依据虹吸管作用原理完成的。它是在双层玻璃真空瓶胆所构成的容腔内外设置了一支虹吸管,虹吸管的容腔外端开口低于容腔内端的开口;容腔外端开口与出水口开关相联,容腔内端开口浸没在水液中。这样,按动气囊来压缩容腔内的空气后,容腔内的水液即被挤向出水口开关,操纵出水口开关,即可不断地取出容腔内的储水。
结合附图,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细描述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水口开关——杯推开关19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引出管13与瓶肩3联接示意图;
图4是在活动底座18上安装带有盒盖23的茶叶盒24的结构示意图。
由附图1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气压保温瓶的结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由按钮1、气囊(或压气泵)2、瓶肩3、提杯4、吸水管5、双层玻璃真空瓶胆8、瓶体9、前鼻11、引出管13、活动底座18、杯推开关19和茶叶盒24组成。其特征是,由吸水管5和引出管13通过弯管12连成一体组成虹吸管,吸水管5安置在双层玻璃真空瓶胆8的容腔内,引出管13安置在双层玻璃真空瓶胆8外,且虹吸管的出水口16低于吸水管5的开口7。
使用时,用手按动按钮1,使气囊2中的气体受压后进入双层玻璃真空瓶胆8中,压迫水液6由开口7进入吸水管5,然后经弯管12、引出管13、杯推开关19从出水口16流出。根据虹吸管作用原理。水液6将会不停地流出,再靠杯推开关19来实现水流的通、断。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压动一次即可长时排水,且具有半自动出水的特点,采用了杯推开关19。由附图2中可知,它由推杆22、传杆21、杆29、带孔27的堵管26和弹簧20组成。推杆22和传杆21通过销轴31连接起来;推杆22依靠在支点33上,可左右移动;传杆21依靠在支点32上,可上下移动;杆29与堵管26连为一体后,通过销轴30与传杆21铰接为一体,可同传杆21一同上下移动而使堵管26上的孔27随之上下移动,与引出管13通或闭;弹簧20支靠在外壳14与传杆21之间,凭借其张力,使杯推开关19处于常闭状态,水液6不能溢出。
杯推开关19由螺钉25固定在前鼻11上。
当取水时,手持杯子轻轻推动推杆22,由附图2中可知,推杆22在杯力作用下按箭头方向移动,由支点33改变其方向,并将力传给传杆21;传杆21围绕支点32转动,此力方向向下,通过杆29传给堵管26,使堵管26向下移动,使引出管13中的水通过孔27流出,再从出口16流入杯中。
为了充分利用瓶体的有效容积,推荐在活动底座18上,双层真空玻璃瓶胆8的下部安装带有盒盖23的茶叶盒24,茶叶盒24用螺纹安放在活动底座18上。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虹吸管,只需按动一次气囊,不需连续压缩,便可连续排水,气囊不易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又由于采用了杯推开关,取水时,可单手操作。
图1中,10为螺钉;图2中,15为弹簧座,17为紧固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旷野,未经旷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9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输送机的防“卡死″机构
- 下一篇:玻璃框门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