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光自动报警海杆无效
申请号: | 89210276.4 | 申请日: | 198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8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中凯 |
主分类号: | A01K97/12 | 分类号: | A01K9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光 自动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器具,特别是一种带有声光自动报警的海杆。
由于使用海杆钓鱼比使用手杆钓鱼具有很多优点,因而海杆越来越被广大钓鱼爱好者所青昧,但是使用海杆也有其不足之处,即当鱼咬钩时不好观察,特别是在夜间就更加困难了。目前多数钓鱼爱好者是凭手感或观察杆梢来辨别鱼是否已咬钩,也有的钓鱼爱好者用一个小铃铛卡在杆梢上作为鱼咬钩报警,还有的钓鱼爱好者用市售的鱼讯报警器卡在海杆上实现鱼咬钩报警。凭手感或观察杆梢来辨别鱼是否咬钩使钓鱼者精神过于集中,造成不必要的疲劳,而且不能实现一人多杆钓鱼,卡在杆梢上的小铃铛易受风的影响而误发鱼咬钩讯号,使报警极不准确;市售的鱼讯报警器由于其是一个独立的物体,用时需要卡在海杆上,每投一次杆都要将线的末端挂在报警器的开关上,且需调整好线的松紧,用起来较麻烦,携带也很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报警及时准确、使用和携带均方便的声光自动报警海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若干节鱼杆和与最后一节鱼杆末端固连的手柄,每节鱼杆前端的下部均设有鱼线瓷眼,位于手柄的下部设有可安装绕线器的上、下卡环,其技术要点在于:每节鱼杆内壁上均对称胶接有两条贯通全杆的金属导电薄片,该两条金属导电薄片与胶接在杆末端外壁的两条金属导电薄片对应相连,使之两个相邻鱼杆在伸开时其金属导电片对应连通,由于每节鱼杆有鱼线瓷眼作定向,故相邻鱼杆内的两条金属导电薄片不会发生错位现象;在最前一节鱼杆的杆梢内采用一个与胶接在该杆内壁上的两条金属导电薄片相连的微动开关作为鱼讯传感元件;手柄内的中部设可安装干电池的电池盒,手柄的上部和手柄内后部分别装有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位于电池盒与蜂鸣器之间设有声光选择开关,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声光选择开关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其阴极通过各节鱼杆内壁上的两条金属导电薄片和设在最前一节杆内的微动开关与电池的负极相连,蜂鸣器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其负极通过声光选择开关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当鱼咬钩时,鱼线被绷紧,最前一节鱼杆向下弯曲,此时设在该节鱼杆内的微动开关接通,使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开始工作,发出蜂鸣声和红色信号光,以此向钓鱼者发出鱼咬钩的报警讯号。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声光自动报警装置与普通海杆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因而给使用和携带带来很大方便,并且结构较为简单、报警及时准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Ⅱ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图7插接式鱼杆接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中凯,未经孙中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0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烟机止回阀
- 下一篇:汽车制动效果监测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