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脱接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0422.8 | 申请日: | 198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07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兴隆台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17/04 | 分类号: | E2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脱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在油田修井检泵作业中使抽油杆柱与抽油泵活塞自动脱开的一种装置——抽油杆脱接器,它属于井下采油工具类产品。
抽油杆脱接器是在修井检泵作业时因为井下使用的抽油泵直径大,油管柱直径小而必须采用的井下工具。现有技术提供的抽油杆脱接器,按其结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卡扣式脱接器,一种是卡簧式脱接器。卡扣式脱接器脱接可靠,但是它外径较大,只适用于∮70毫米以上的抽油泵使用。还因其自身有一定的滑动距离,既增加了附加冲击载荷,引起抽油杆振动,减少使用寿命,还会增加抽油泵的冲程损失,致使泵效降低,减少原油产量。卡簧式脱接器是将其主要部件爪状卡簧作为脱接器的公头,在井下与连接在泵活塞上的母头连接。它在实际工作中直接承受活塞以上全部液柱重量引起的拉伸载荷及频繁的交变应力,爪状卡簧极易疲劳破坏而折断。还由于爪状卡簧在下井途中不断与油管内壁碰撞、磨擦或因对接不准、多次冲击碰撞而导致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本身无滑动间隙、避免冲程损失,适用泵的范围较宽,以杆状对接头作为脱接器的公头,结构设计合理、经济耐用的抽油杆脱接器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对接头1、引导筒2、主体3、撞击套4、卡簧5、顶套6、外弹簧7、内弹簧8、下接头9、碰撞接箍10组成。
对接头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抽油杆柱的下端,碰撞接箍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配套零件单独安装在泵工作筒上部2-3米的油管柱上,其余部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母头。母头的具体组装过程是,首先将卡簧5装入主体3中,再将引导筒2与主体3通过螺纹连接起来。然后将顶套6、内弹簧8从主体3下端装入主体3内,再将撞击套4、外弹簧7装到主体3上,最后将主体3和下接头9通过螺纹连接起来,母头组装完毕。修井检泵作业时,母头通过下接头9与抽油泵活塞连接起来。先期与泵工作筒一起随油管柱下入井下。当本实用新型的公、母头在井下相碰时,对接头1经引导筒2进入脱接器内腔。随着逐渐下放抽油杆柱,对接头1压迫卡簧5下移。当卡簧5被主体3下部的台阶顶住时,它上端的开口端恰好进入撞击套4的内环槽中间,开口张开,对接头1的“蘑菇头”逐渐进入卡簧5内腔。待“蘑菇头”确实进入卡簧5内腔后,卡簧5的开口端随即闭合,将“蘑菇头”紧紧抓住,此时顶套6下移,内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公、母头实现对接。当抽油杆柱上行时,对接头1带动卡簧5、引导筒2、整个母头及泵活塞随抽油杆柱同步上行,此时内弹簧8还处于压缩状态。当抽油杆柱下行时,由于内弹簧8的弹力远大于活塞的阻力,公、母头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不产生冲击载荷,避免冲程损失。当下次修井检泵作业上提抽油杆柱时,本实用新型的母头及泵活塞随抽油杆柱上行。当母头上的撞击套4进入碰撞接箍10并被其内台阶顶住时,随着不断上提抽油杆柱,卡簧5的开口端已经越过撞击套4,也就是说,撞击套4处于卡簧5外径较小部分,外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随着上提拉力的增加,卡簧5的开口被迫张开,对接头1脱离卡簧5的束缚,公、母头分离,母头随活塞落入泵工作筒内。脱开后,卡簧5的开口收缩,撞击套4在外弹簧7的作用下上行到主体3上部,卡簧5在内弹簧8的作用下,恢复到对接前的位置。如果因为生产需要再次下放抽油杆柱,公、母头还可以再次实现对接、脱卸的全过程。
通过以上对脱接器详细工作的描述,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既可以作为脱接器使用,又可以作为对接器使用,给修井检泵作业带来极大的方便。还由于其结构简单、经济耐用,对接、脱卸成功率高,推广使用前景非常广泛。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二是本实用新型配套零件碰撞接箍10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一、二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抽油杆脱接器的实施及结构细节作进一步描述。
对接头1的上端车有 3/4 “抽油杆扣,与上部的抽油杆柱连接,下端的“蘑菇头”是一个呈60°的锥体,对接头1采用35CrMo加工制造。主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M12×2、M10×2的螺纹与引导筒2及下接头9连接,它的上部直径较大,中部及下部直径较小,在中部沿其轴向铣有五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孔。卡簧5形如套筒状,主体铣制成五瓣,上端开口头部有两个内锥面及二个外锥面,它采用60Si2Mn材料制造,热处理后的硬度在HRC35-42之间。外弹簧7及内弹簧8均采用65Mn弹簧钢丝绕制而成。下接头9的侧面钻有二个∮10毫米的通孔,可以排出沉积在母头内的泥沙混合物,在它的下端车有 3/4 ”抽油杆扣,与泵活塞连接。主体3、撞击套4、顶套6、下接头9、碰撞接箍10均使用45#钢制造,再经氧化发兰处理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兴隆台采油厂,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兴隆台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0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吸程多级离心水泵的叶轮
- 下一篇:增加按摩疗效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