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尸斑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0894.0 | 申请日: | 198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8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铁路公安处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王立晓,郑宪常 |
地址: |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尸斑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尸体检验的仪器。
在法医工作者进行尸体检验时,尸斑的检验是确定死亡时间的一种重要手段。尸斑是人死后的一种早期尸体现象,即在尸体的低下部位出现的色斑。尸斑的发展通常分为三期:1.坠积期;2.扩散期;3.浸润期;在1,2期内,用手指压迫尸斑处皮肤,尸斑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撤除压力后,尸斑的颜色可在不同时间内恢复。如上所述,尸斑在指压下的褪色与否及其褪色后恢复时间的长短是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但自古以来,中外法医所谓“指压”力量的大小都是依各人的经验而定的,差异甚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一种用于检验尸斑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且能清晰显示压力和时间的装置,协助法医进行尸斑的检验。本实用新型向法医工作者提供一个可显示压力的装置,并在该压力下同时提供计时显示,使用者可用一定压力(如一千克)对尸斑施压若干秒,然后撤除压力,再用同一计时器计测受压部位恢复原状所需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装置由压力系统和计时显示装置组成,其中计时显示装置可用一般的电子计时表,压力系统由装有橡胶头的承压变形部件及其压力传导机构以及采用指针、数码管(液晶)、灯光或其它形示的压力显示装置组成。
在该装置的设计中,压力的显示可以几种方式解决。如:指针式、数码管(或液晶)式、灯光式等。指针式和数码管(液晶)式的构造较复杂体积和重量相对灯光式较大,而灯光式较为简单、轻便。
本实用新型尸斑检测装置,其压力系统可以采用灯光显示方式,由顶部装有电子计时表(1)、绿色发光二极管(2)、红色发光二极管(3),内部装有接触电极(4)、(5)的外套筒(6),内可安放干电池(8)、下端装有橡胶头(9)的内套筒(10),以及上端连接着内套筒(10)、下端连接着外套筒(6)的弹簧(7)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尸斑检测装置,由两大部分即压力系统(包括承压变形部分。压力传导和压力显示部分)和计时显示系统组成。其中压力系统中的承压变形部分可由弹簧或密闭式压力盒加其它辅助零件组成,压力传导部分可以是机械传导,也可以采用适当电路将弹簧或压力盒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压力显示的方式是与压力传导的方式相适应的,如采用机械传导方式则压力经传导使指针在刻度盘上移动,来显示压力大小;如采用电路,则是将承压变形部件(弹簧或压力盒等)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然后以数码管或液晶盘显示出压力大小;更简明方便的是采用压力导致弹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接通电路,标志灯(如绿灯)燃亮,而再加大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另一标志灯(如红灯)燃亮即表示应停止加压。这样,根据压力大小的显示即可以对尸斑施加一个较为恒定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压力和时间,使用本装置,对尸斑施加的压力可以控制在一个恒定值上,对于判断褪色部位恢复时间能有一个一致的标准,因此对于法医检验可以起到更为迅速。更为准确地判断死亡时间的积极作用。而且,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法简单易学,因此适合广大临床法医工作者使用,亦可供所有接触尸体检验工作的临床医师和公安人员使用。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图1为本装置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顶端示意图。
其中(1)是电子计时表;(2)是绿色发光二极管;(3)是红色发光二极管;(4)、(5)为接触电极;(6)为外套筒;(7)为弹簧;(8)为干电池;(9)为橡胶头;(10)为内套筒。
实施例1:灯光显示式尸斑检测装置,是该种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该装置由内套筒(10)、外套筒(6)、弹簧(7)、电子计时表(1)、发光元件(2)、(3)等组成。外套筒(6)的顶端置有电子计时表(1)、绿色发光二极管(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3),外套筒(6)内靠近顶部装有接触电极(4)、(5),接触电极通过电路与发光二极管及电子计时表连接,外套筒下端内壁连接着弹簧(7),弹簧(7)下端固定在外套筒上,上端固定在内套筒的外壁上端,内套筒(10)内部可安放干电池(8),外部下端底部装有用以接触尸体表面的橡胶头(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铁路公安处,未经济南铁路公安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0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