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隔爆型支架灯无效
申请号: | 89211186.0 | 申请日: | 198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8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毕克昌;张兆勇;周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南京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V3/00 | 分类号: | F21V3/00;F21V2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用隔爆型 支架 | ||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有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综采工作面照明用支架灯,属于照明领域。
目前,国内煤矿井下广为使用的综采工作面照明灯是燎源灯具厂生产的KBY-62自移支架灯。这种灯光源采用6瓦普通直管形荧光灯,灯具透明件采用平板钢化玻璃。其灯具结构如图1所示。在灯具主腔(5)内,设有灯座(2);灯管(3)插接在灯座(2)上。为了达到防爆安全目的,闭锁装置(4)通过置于透明件(1)外部的金属保护网(6)的压盖作用,装在主腔(5)上。维修或换灯管时松动螺栓(10),将金属网罩(6)卸下,闭锁装置动作,则灯具自动断电。松开紧固螺栓,取下透明件(1),即可完成维修和更换灯管的任务。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国产自移支架灯采用6瓦普通直管荧光灯作光源,照度低,透明件采用平板钢化玻璃,透光面积小,只能照亮局部底板,使整个工作面出现明显暗区,照明效果不好。由于附有闭锁装置,故现有灯具结构复杂,不便于井下维修,并防震性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结构的煤矿用隔爆型支架灯,采用新光源、新元件,使得灯具照度提高,成本降低,从而解决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照明灯具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灯具主腔(5)、透明件(1)及灯座(2)组成一种新的支架灯。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腔(5)内设有镇流器(8)、触发器(9)、防爆灯座(2)。主腔(5)侧面有接线盒,内设供电源接线用的接线柱(7)。触发器(9)和防爆灯座(2)的联接关系为并联。镇流器(8)串联在电路内。光源采用高光效的双芯管高压钠灯管,将透明件(1)制成半圆拱形,并设有防止灯光眩目耀眼的棱镜(11)。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采用双芯高压钠灯管作光源;灯座采用E27螺口式防爆专用灯座;透明件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制成半圆拱形;内壁设有棱镜。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透明件剖面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普通金属材料制成本灯具外壳的主腔(5),其内部设有市售镇流器(8)(ZL35高压钠灯镇流器)、触发器(9)(WQ-3型电子启动器),和E27型专用螺口防爆灯座(2)。由于该灯座本身具有防爆功能,故本灯具减少了闭锁机构,使得灯具体积减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主腔(5)右侧面有一接线盒,盒内有两个供电源接线用的接线柱(7)。镇流器(8)的一端与接线柱相接,另一端与专用螺口防爆灯座(2)的一端相接,专用螺口防爆灯座(2)的另一端和第二个接线柱相接。触发器(9)和灯座并联。本实用新型的透明件(1)用高强度钢化玻璃制成,其形状为半圆拱形不需加设金属保护网,为了解决眩目耀眼问题,在透明件内壁设有棱镜(11),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采用双芯管高压钠灯管(NG35直筒型高压钠灯管)。该光源具有一只管芯工作,另一只管芯处于“等待”状态的性能,若遇一只管芯寿命终了或损坏时,另一只能自动在瞬间起动,自动替换已熄灭的管芯继续照明。从而使本灯具性能可靠、寿命长,又可避免触发器产生脉冲火花的危险,安全可靠性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灯具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灯具寿命长、可靠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维修。采用新的光源,光效高,是白炽光源的5倍,荧光灯管的2至3倍,达到节电目的。本灯具抗震性能好,透雾性强,高强度钢化玻璃制成的半园拱形透明件具有较高抗冲击力,省去金属保护网,辐射面宽广,光度分布均匀而不眩目,解决了光照暗区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南京研究所,未经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南京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