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拉线开关无效
申请号: | 89211233.6 | 申请日: | 198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9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润明;邱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润明;邱秋 |
主分类号: | H01H17/24 | 分类号: | H01H1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拉线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式拉线开关,特别是一种外壳上设有悬挂装置的拉线开关。
现有的拉线开关多为固定式,即需要螺钉固定在圆木上,圆木又需固定在墙上。安装时,一般需在墙上打洞、设木塞,十分麻烦。即使这样,由于拉线用力方向与安装应力方向不一致,难以杜绝因安装不紧而松动的现象。同时,在使用中,拉线的方向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内,如果偏离这个方向拉线(例如把电灯线系在床头),则拉线的根部很容易被磨断;开关壳体受力不均匀,安装螺孔等处容易破碎。现有拉线开关的另一缺点是体积较大,外观不易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拉线方向可较自由改变的电气开关,使开关壳体的应力分布状况更加合理,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同时避免拉线的磨损,使用更加方便。开关体积的缩小,又可为改善其外观设计提供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用塑料、电木等绝缘材料制成开关外壳,该外壳可以是橄榄形、园柱形、球形或棱柱形等其他形状。外壳上不设安装螺孔,只设置悬挂练。它可以是固定在外壳上的一段柔性的绳圈或金属练,也可以是一个刚性的金属环或一只硬塑料环或一只钩子,以至其他能悬挂住该外壳的形状,悬挂练一般固定在进线口旁边,也可以固定在外壳内部,再伸出壳外。如果在外壳上开设一个安装孔,用来套挂到墙上的钉子上,也可以取得与悬挂练一样的效果。悬挂练可以方便地挂到任意地点,例如挂到墙上的钉子上,电灯旁边的钩子上,天花板上的小环上等。电线从外壳上的进线口进出,并分别固定在壳内的定触点(或接触片)上。外壳内设动触点,由拉线控制其动作,以改变它与定触点的接通或断开状态,由此控制电路的通断。悬挂练在外壳上的固定点最好与拉线口对称,即悬挂练处在拉线的延长线上,或在延长线附近。动触点可采用现有开关的立式转轴、卧式转轴、桥式开关或其他动点方式,也可以按悬挂式特点专门设计动点形式。与现有拉线开关一样,悬挂式开关也可制成单联、双联、三联等各种开关。
现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向槽”〔10〕的展开图;
参照图1、图2,外壳上盖〔1〕上开有进线口〔2〕。悬挂练〔3〕为一个尼龙绳圈,它固定在进线口〔2〕旁边。外壳〔4〕内的电木块〔5〕上设有定触点〔6〕分别与电源的进、出线相联。转轴〔7〕上固定有一康铜片〔8〕作为动触点。转轴〔7〕下部有两个榫头〔9〕,外壳〔4〕内部与榫头〔9〕对应处开有导向槽〔10〕。当转轴〔7〕在拉线〔12〕的拉动下下移,或在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时,榫头〔9〕均会在导向槽〔10〕的引导下,与转轴〔7〕一起转动一个角度(例如下移时转45°,复位时再转45°,共90°),从而控制动触点〔8〕与定触点〔6〕的通、断。外壳〔4〕与上盖〔1〕以螺纹联结,整体呈橄榄形。
悬挂式拉线开关安装十分方便,省掉了传统开关的圆木、螺钉等配件,只要在电源线端附近设一只钉子、钩子之类悬挂点,即解决了安装问题。当拉线向任意方向拉动时,悬挂着的开关外壳可随之转向,使拉线方向与开关轴线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拉线的磨损。这种结构省略了螺钉安装孔,使开关体积大幅度缩小,可节省塑料与铜材等原材料。悬挂设置开关,改善了拉线开关的受力分布状况,使开关壳体承受应力明显减小,使开关生产时对工艺及材料的要求有所降低。同时,开关体积缩小并从墙面上游离以后,为外观设计的改善提供了条件,可制出如“兰花型”、小动物造型等各种美观的开关。制造防水、防爆等专用开关时也较传统开关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润明;邱秋,未经徐润明;邱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