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作用行程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1410.X | 申请日: | 198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斤顶厂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周家***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作用 行程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Q38类,是扩大千斤顶(Jack)有效作用行程的附加装置。
现有的各类千斤顶,其有效行程受到结构长度的制约,因而十分有限,使得体积小、出力大、功能多的千斤顶的实际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尤其在空间狭小而起升高度又较大的场合,例如:室内起重、野外作业、车辆修复、事故处理等,使用千斤顶才是合理、有效的工具,但因行程太小,无法完成顶升,拉压等作业。
结构长度过大的千斤顶,将有压杆失稳的较大可能性,困而不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原有千斤顶上,附加一组调节组件,用以扩大千斤顶有效作用行程,并保持千斤顶原有的充分稳定性,以满足上述特殊工况之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当千斤顶自身行程不足以满足作业要求时,在千斤顶端部逐个交替加装一组外套圈及垫块,使实际作用行程大于最大行程,从而以小行程的千斤顶完成大行程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用小行程千斤顶完成大行程的起重作业,并充分保证稳定性与可靠性;附加装置易于制作,成本极低,且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及互换性;操作简单、工作可靠、携带方便使用寿命特别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与图2为外套圈1与垫块2的结构图(包括主视图(a)及俯视图(b))。
图3~7为顶升工况示意图。
图8为接手螺杆8与各组件联接装配示意图。
外套圈1为环形开口支承实体,开口宽度K>φ(垫块2最大直径φ),允许垫块2自由通过。为作业安全与稳定,并保证互换性,该圈下部凸肩A与上部凹圆B尺寸相同,且与套圈座3(除凹圆B上下对称外,与外套圈1结构相同)相配。环体中部有一螺孔M,以便接手螺杆8装拆时旋入用。
垫块2为一空心回转实体,下部的凹圆C′与上部的凸肩D′尺寸相同,且与千斤顶顶升杆4端部相适应。回转体中部有一螺孔M,以便接手螺杆8装拆时旋入用。
当重物5顶升高度h1>a(套圈座3全高为a)后,将套圈座3从开口K处置于千斤顶筒体6上,由千斤顶导向盖7定位(图3)。顶升杆4承载重物5缓慢下降,将重物5搁置于套圈座3上,顶升杆4继续下降,当间隙S1>C(垫块2全高C)后,从套圈座3开口K处,将垫块2置于顶升杆4端部(图4),顶升杆4承载重物5再次上升,使重物5顶升高h2>a+b(外套圈1全高b)后,置外套圈1于套圈座3上,并由凸肩A定位(图5)。
顶升杆4再次下降,将重物5搁置于外套圈1上。顶升杆4继续下降,使间隙S2>C后,置垫块2′于垫块2上(垫块2′与2是相同组件)(图6)。
如此顶升-加外套圈1-下降-加垫块2-顶升……交替逐级加装外套圈1与垫块2后,就可达到相当高度H,再加上顶升杆原有行程S(即千斤顶最大行程),使H+S>L(作业要求高度L)就可用小行程S的千斤顶完成大作业高度L的支承、起重、拉压等工作(图7)。
接手螺杆8是操作者手臂的延长。杆径d<φ1(垫块2之中心孔径φ1),一端螺纹与外套圈1及垫块2之螺孔M相配,就能远距操作,以求安全舒适。作业完成后,接手螺杆8插入垫块2的中心孔φ1中,用螺母11、压圈10,与杆体固定联接之止动件9将各组件联为一体,便于携带,防止组件散失(图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斤顶厂,未经上海千斤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垫式减震集装架箱
- 下一篇:一种电动窗门帘开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