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欠压保护的电磁式电气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1416.9 | 申请日: | 198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20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07 |
发明(设计)人: | 饶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荣昌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H01H47/02;H01H8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金溪***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电磁式 电气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的是改进的电气控制用欠压保护型接触器和继电器。它能够对各种功率和电压的电气设备起欠压保护作用。
现有的电磁式电气控制器——接触器和继电器,由于电磁线圈要兼顾吸合前瞬间的吸合功率,因此线径和匝数都不能单纯从吸持方面来设计,因而欠压保护值很低。以CJ0-10/380接触器为例:吸合前瞬间线圈消耗功率为65伏安,吸合后的吸持功率为11伏安,相差近5倍;吸合电压需在280伏以上,释放电压则要降到180伏以下。而一般380伏的电动机要求的欠压保护值都在300伏以上,因此可以说不具有欠压保护的功能。在运用直流吸合线圈的场合,为增大初始吸力和降低吸持时的线圈温升,吸合后线圈通过辅助触头控制,串联一个几十瓦的电阻。由于电阻要消耗较多的电能,且体积大、温度高,还占用了一个辅助触头。用于继电保护电路中作为欠压保护的DJ-100系列低电压继电器中的一种,双线圈串联使用时的电压为440伏,释放电压在320伏以下,若用于380伏时的释放值将下降到277伏以下,若电压低于360伏将吸合困难。它的特点是减小线径增加匝数,以此来起欠压保护作用。但由于也要兼顾吸合力,因此欠压值无法提高到满意的地步。
为使接触器和继电器不仅能够对电气设备有较满意的欠压保护功能,又有较好的吸合性能,并且能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直流接触器和欠压继电器的原理,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可由如下两种方式来完成。A种方式是在原线圈的外面加绕一组线圈;B种方式是在某部位安置一个电抗器。吸合时用原线圈,以保持原吸力,吸合后加绕线圈或电抗器串入自保电路后与原线圈形成串联,以此来使电压电流降到一适当值。运行中若电压降至欠压保护值时,吸持力克服不了触头压力弹簧片和反作用弹簧的反作用力而迅速释放,从而使接触器和继电器既得到一个较满意的欠压保护值,又不改变原吸力,且使线圈吸持消耗功率降低二分之一左右,完成了本发明提出的任务。
本发明的A种方式只需在原线圈上增加一个线圈,十分简单;B种方式虽然增加一个电抗器,但只要在上面加绕一个低压线圈,即能代替运行指示灯变压器,一物二用。利用本发明能做成各种功率、电压形式的欠压接触器和继电器。本发明当采用下面详述的实施例时,除既有较满意的欠压保护值,又不改变原吸力外,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缺相保护的作用,特别是能节约大量的电能。在需作点动工作或不需欠压保护的场合,或当电抗器或加绕线圈损坏时都可作普通型使用。若在加绕线圈或电抗器抽头和线尾处接上合适电压和功率的小灯泡或氖泡,可作运行指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A种方式结构原理图。(只画了线圈部分。其它部分基本未变,只是外壳上增加二个接线桩头,因此未画)
图2是本发明的A种方式应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时的控制原理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B种方式整体结构侧视图。(盖未画出;从侧面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
图4是本发明的B种方式应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时的控制原理电路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A种方式欠压型中间继电器的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原理电路图。
图6是同时应用本发明A种方式欠压型接触器和继电器的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原理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A种方式欠压继电器应用于自动空气断路器的原理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A种方式欠压继电器应用于单相电器保护时作电源开关的控制原理电路图。
A种方式的改进部分主要是线圈。以CJ0-10/380接触器为例,参照附图1,原线圈(1)(2)不变:线径0.09毫米(0.0063毫米2)匝数8750,在其外面加绕线圈(3)(4):线径0.07毫米(0.0038毫米2)、匝数4600,(5)是加绕线圈4000匝处的抽头,作为欠压值选择低位档。使用时的接法与普通型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加绕线圈串入自保电路后再与原线圈串联,参看附图2。通电后测量:吸持电流-12毫安(未改前为26毫安);320伏时释放;接抽头时300伏释放,释放值符合电动机要求;触点吸合一直良好;电压在325伏以上时由于功率比未改前降低到适当值,因此电磁噪音减小;在即将释放时噪音才有所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荣昌,未经饶荣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