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治感冒、鼻炎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1786.9 | 申请日: | 198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5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彭代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代桂 |
主分类号: | A61H33/04 | 分类号: | A61H33/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衡阳市东风路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感冒 鼻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感冒,鼻炎的器具。
感冒,鼻炎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而且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治疗感冒的方法一般是病人去医院请医生看病,吃药,打针。目前国外个别医院利用病毒怕热的弱点,使用鼻腔加热器把42.5℃的热蒸汽输入鼻腔可杀死感冒病毒。根据这一原理,我国一些医生提出用一只茶杯或茶壶盛满开水,然后用鼻子对着杯口壶口呼吸也可收到杀死鼻腔里病毒之效果。但这样做不安全,容易烫伤病人的面部、眼睛,特别是小孩,更容易被烫伤。由于茶杯开口是敞开的,热蒸汽散发快,保温时间短;同时,不能形成蒸汽流,杀死病毒的效果差一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安全,简易可行的防治感冒,鼻炎的器具,能有效杀病人鼻腔内的病毒,达到防治感冒,鼻炎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盛装有热开水的容器(1),用容器盖(2)把容器盖好。容器开口上侧旁或容器盖上,侧旁有一个或几个能从容器里引出热蒸汽的小孔,只要容器、容器盖不传热,病人用鼻子对着小孔把蒸汽吸入鼻腔内就能把病毒杀死。为了使用的方便更安全,和形成强有力的蒸汽流,加强杀死病毒的效果。容器或容器盖可以固定或连接能从容器内以及小孔内引出热蒸汽的导管(3)。导管出汽口一端外表形状可以是直角的,最好倒角,制成椭园,球形,以免碰伤鼻腔。当病人用鼻子对着导管的出汽口把蒸汽吸入鼻腔就能杀死病毒,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了使防治感冒,鼻炎器外形美观,导管在容器外面的形状可制成动物、花草和其他有形东西的形状,放在家里也可成为一种装饰品。选择容器、容器盖、导管的材料,在热开水的浸泡下产生的蒸汽对人体不能有害和副作用。
导管与容器、容器盖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通式,热蒸汽直接从导管内跑出来,也可以是拉开式,当导管平卧在容器上时,容器、容器盖上小孔和导管内孔不接通,容器是封闭的,当导管拉开时,容器、容器盖上小孔与导管内孔接通,热蒸汽从容器内通过导管内孔跑出来。
也可以是移动和转动式,当导管在一个方向和位置时,容器是封闭的。当导管移动和转动一个位置和方向时,容器小孔和导管内孔接通,热蒸汽从容器里通过导管内孔跑出来。另外,其他连接方式也行。
图1是防治感冒、鼻炎器一种转动连接示意图。
在容器盖上,如在保温杯盖上中心的一侧制成两个小孔,装上套(4)和转动的,弯曲的导管(3)。套(4)壁上有一个孔,导管(3)壁上也有一个孔,弯曲的导管转向杯中心时,两孔不在一个方向,蒸汽通道是堵死的,热蒸汽不能引出来。当两个导管转向杯中心的对面时,两孔在一个方向上,蒸汽通道接通,杯里的热蒸汽从孔里跑出来,供病人吸入鼻腔。这样就制成一个防治感冒,鼻炎保温器(杯)。既保持容器(保温杯)原有功能,又产生新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感冒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简易可行的治疗感冒的器具,另外,人通过鼻腔加热后,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扩张,吞没细胞功能增强溶菌酶活性提高,鼻粘膜的防卸功能有所增强,也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同时使鼻塞畅通。对鼻炎及鼻部疾病的人也有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作用。如果和医疗互相配合作用更大。本防治感冒、鼻炎器对保护人的身体健康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代桂,未经彭代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1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