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电自动定量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2021.5 | 申请日: | 198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5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福三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自动 量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电自动定量器。
目前市场上虽出现过一些“电力限量器”,但由于它没有摆脱旧的电工技术的约束,如测量用电电流采用互感器,控制主回路采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采用变压器降压供电等;又由于它的输入阻抗太低,延时环节的电路比较复杂,使用的元件较多,所以这类电力限量器体积笨重(与单相电度表的形状大小体重相当);且因主回路控制负载电流通断触头容易被电弧烧坏,维修频繁,故用户不乐意接受,难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140×50×40毫米)、重量轻(200克左右)、制作简单、性能可靠的用电自动定量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1)检测电流采用小巧的电流线圈驱动高灵敏度的干簧管,发出超量用电的信号;(2)主回路采用先进的双向可控硅元件;(3)控制电源采用电容器限流,提供控制电源;(4)延时环节采用性能优良的VMOS场效应管,自动重合闸时间具有反时限性。
附图说明
图一是电路图。
图二是干簧管结构示意图。
图三是装配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图一表明:
主回路 它是用户负载电流通过的回路,由双向可控硅BCR、电流线圈L和干簧管JA组成。BCR的通导状态,控制了主回路的通与断,实现对主回路中负载是供电或停电的功能。
显示回路 它的功能是显示“用电自动定量器”的工作状态。DF1是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定量器处于暂时停供电状态,请用户赶快降低负荷。DF2是绿色发光管,指示正常供电状态。R3、R4为发光二极管的保护电阻,D3、D4为反向保护管。
正常供电时,微型继电器JR转换接点的常开触头断开,其常闭触头接通双向可控硅BCR的自触发电路,向负载供电,DF2发光。此时DF1因无电流通过,不发光。
超量用电时,VMOS场效应管Vs导通,JR吸合,其接点转换,截断BCR的自触发电路,暂停向负载供电,DF2熄灭。此时DF1因电流通过发光,告示用户:用电超量,必须马上减低用电量,否则将予以停电。
控制回路 由Vs、JA、JR及R2、R3、C1、D1、D2、DW组成。
干簧管JA处于电流线圈L的磁场中,用电量在容许范围内,电流线圈L产生的“安匝值”,未达到JA的吸合伐值,接点不吸合,Vs处于零偏压状态,IDS=0,微型继电器JR不吸合,它的常开接点把BCR的控制极G接向T2极,形成自触发使BCR导通,对负载供电。
当用电量超过允许范围时,干簧管JA吸合,此时控制电源由R2向C3充电。充电的速度由R2C3的乘积和JA接点断续闭合的时间比来定。C3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升到一定电压值时,IDS就增大到20毫安,JR就吸合,接点转换,截断BCR的自触发电路,BCR由通状态转变为断状态,暂停对负载供电。
暂停供电后,电流线圈L中的电流变为“0”,JA不吸合,这时C3由充电转为放电。因C3具有泄漏电阻,所以自身放电,电压渐渐降低。当电压降到某一值时,Vs管的电流IDS也降低到某一值,直到这个电流IDS=9毫安(即JR的释放电流)时,JR由吸合状态又转换成释放状态,于是BCR自触发电路又接通,完成第一次重合闸。
如果此时用电量仍未减少到允许范围内,那么JA接点又重新闭合,第二次给C3充电。由于此时C3上有残余电压,所以很快(约0.5秒)就使C3上的电压达到JR的吸合伐值,复又停止供电。如此每过10~15秒钟循环检测一次,直到用电量降到允许值内才对负载正常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未经张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