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逆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2060.6 | 申请日: | 198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0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云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H02J7/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钟廷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逆变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逆变装置。
目前,在实际应用的逆变装置(备用电源)大部分采用的是晶体管逆变型式,其功率输出电路一般采用如下方案:在图1中功率输出电路为集电极输出方式,其特点是功率输出晶体三极管BG9和BG10上的电压降小,一般可做到0.7V左右(导通时的电压降),但BG7和BG8的集电极电流在电阻R1和R4上消耗了功率,如南京十四所钟山电子产品研制部的“全自动应急电源”的功率输出电路是如图1所设计的,其效率低于85%(变压器B的损耗未计)。在图2中,功率输出电路为发射极输出方式,其特点是功率放大两臂的功率输出晶体三极管BG9和BG10可装在与地同电位的一块散热器上,制造较为简单,但BG9和BG10的管压降大,超过1.7V,效率也低于85%(变压器B的损耗未计),如电子报88年第23期介绍的“PCNT多功能备用电源”。综上所述两种型式的逆变装置,功率输出电路的效率都有其制约的问题,使逆变装置的效率未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制造,成本低,效率达96%(不计变压器的损耗)以上的高效逆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如下方式实现的,高效逆变装置,它由方波发生电路、射极跟随电路,功率输出电路组成,功率输出电路由晶体三极管BG7、BG8、BG9、BG10和变压器B组成,晶体三极管BG7和BG8的发射极分别接在变压器B中的反馈绕组L3和L4上。反馈绕组L3和L4产生的反馈电压使晶体三极管BG7和BG8的发射极电位高于或低于地电位,从而使晶体三极管BG9和EG10处于深度饱和。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逆变装置的功率输出电路为集电极输出方式。
图2是现有技术中逆变装置的功率输出电路为发射极输出方式。
图3是提高逆变装置效率的功率输出电路的简化图之一。
图4是提高逆变装置效率的功率输出电路的简化图之二。
图5是高效逆变装置的基本原理电路图之一。
图6是高效逆变装置的基本原理电路图之二。
图7是高效逆变装置实用电路的方框图。
图8是高效逆变装置实用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云,未经李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