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分厢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2222.6 | 申请日: | 198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辉;宋祥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银辉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分厢器 | ||
本实用新型 是一种水稻分厢器,它是农业生产器械。
当前,农民粮食生产,南方水稻最多。北方有小麦、高梁等,但小麦、高梁是旱地耕种,种植时就能分厢播种;而水稻是水田耕种。栽种时只能成片插秧。当水稻接近成熟,干水晒田的时期,为了通风和喷洒农药,除稗等操作 方便,必须将成片水稻分成一厢厢。现在南方农民是用两根竹竿,弯着身体在水稻中进行,此项操作既辛苦又效率低。
本实用 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减轻弯着身体劳动的辛苦程度,有利于生产。
水稻分厢器的结构,由尖劈形托板,扶手、大小两个三角形下压板组成,如附图所示,尖劈形托板(1)上有扶手固定柱(2)和压板固定柱(3),扶手固定柱起着固定扶手(4)和小三角形下压板(6)的作用。压板固定柱起着固定大三角形下压板(5)和小三角形下压板(6)的作用。
水稻分厢器可用木材、塑料做成,或钢木结构。制造简单。原材料无特殊要求,也可利用边角余料。
水稻分厢器的托板底面是利用流线型原理和尖劈原理,减少在水稻干水期的田泥上前进阻力。三角形的大、小压板是利用三角形的尖劈角原理,以及大下压板上横棍(7)固定合适的宽度,这样在农民操作分厢器前进中,将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作用在水稻,使其分开向两边倒去,同时还利用了大、小下压板的重量产生的向下压力使两边倒下的水稻不再复立起来。必须注意(1)大、小下压板在下压与接触水稻的一面,必须有一定光滑度,並且固定在适宜的高度,(2)尖劈托板宽应比水稻一般株距稍窄3~4厘米,(3)小下压板横棍(8)应比水稻株距稍长6~8厘米,以保证操作顺利前进,且不伤水稻茎部兜部。
水稻分厢器操作方便,省力、克服弯腰劳动的辛苦。农民操作时,既直立身体,又只需稍许用力,手握扶手,目视前方,推着分厢器前进,实践证明,它实用性强,比手拿两根竹竿式的劳动,提高效率三到四倍,优点明显,符合机械,力学原理。
图为水稻分厢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银辉,未经李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