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自动充气与刹车组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2870.4 | 申请日: | 198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成强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2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长城特***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自动 充气 刹车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自行车充气和刹车的组合装置,就近几年专利申请公告的有关随车充气装置而言,均是着眼于车轮之外的车梁等部位的安置,且都是将缸体固定,手动或连动活塞往复运动来实现充气功能;充气前须事先接通气嘴,由于气管与车轮不成一体,在车轮旋转时气管与车轮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因此无法实现自行车行驶过程的自动充气;而且在车梁周围附加新装置还影响自行车的外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即能实现自行车行驶过程的自动充气,也能通过其它手段旋转车轮实现充气,而且还能控制充气或不充气状态及充气压力;同时还将刹车装置组合成一体实现刹车功能。
本装置安装在自行车前后轮轴系上通常的涨闸位置处,充气缸缸体固定在带环行储气腔的装置外壳上与车轮连成一体,气管连接在储气腔与轮胎之间;活塞杆铰接在锁定于轴上的偏心轮的旋转外圈上;当偏心轮处于偏心位置时,由于偏心作用,缸体随车轮旋转,活塞杆除头部绕铰接点摆动并与偏心轮旋转外圈一起随缸体转动外,且活塞及活塞杆还相对缸体作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充气功能。在连续充气状态下,可通过调压阀将轮胎充气量控制在希望的程度,多余气体可从阀芯中流出。当人们不需要继续充气时,可手动操纵调心连杆机构使偏心轮与装置外壳处于同心状态,这时即使缸体及活塞杆仍随车轮转动,但活塞及活塞杆相对缸体不作轴向往复运动,因此装置处于不充气状态。当轮胎内无气无法实现行始过程的自动充气时,可利用手动或推车行走等方法使车轮转动实现自动充气。另外,由于该装置同时考虑了止动刹车机构,利用通常使用的刹车手柄及涨闸连杆机构带动止动控制轮旋转,通过止动控制轮与止动轮之间的螺旋啮合面产生止动轮的轴向移动,压紧端面摩擦副实现止动功能。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图2是偏心轮处于偏心位置的装配结构图;图1是装置的半剖主视图;图2是A-A阶梯半剖左视图;图3是C-C剖视图;图4是偏心机构示意图图5是刹车螺旋啮合副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一.充气功能及相关结构:
由图1.图2可见,装置采用沿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微型气缸结构;缸体(30)装在缸体定位套(6)上,用密封圈(29)密封接触面;为便于活塞(35)的拆装,在缸体尾部用带出气孔的尾盖(31)及密封圈(33)封底;在缸体的外面用带气嘴的缸体外壳(3)及缸体外壳(19)装在定位套(6)上,用密封圈(4)封闭接触面。为把两气缸的出气孔连通,装置外壳内做成带封闭环储气腔的形状,将缸体定位套(6)事先钻上若干小孔焊在储气腔的内外壁之间,使环形储气腔、缸体外壳(3)及(19)内的空间及气管连通,共同形成封闭储气腔;当气缸连续工作时,压缩气体不断流入储气腔,在储气腔内气体压力不足以打开轮胎气门芯时,气体均在封闭储气腔内,不断充气的结果使腔内压力逐渐增加,直到腔内压力大于轮胎气门心开起压力时,便开始向胎内充气,直至轮胎内充进足够的气体。为使轮胎充气量控制在希望的程度,在储气腔侧臂装一压力控制阀(20)通过调节阀芯开启压力控制储气腔内气体的压力;当腔内压力大于阀芯开启压力时阀芯打开使多余气体流出,从而控制了轮胎充气压力。压力控制阀结构如图3所示,结构原理与公知的单向阀相同。
本装置的气缸设有进出气孔,进气孔开在活塞(35)的端面,用单向封气薄片(36)控制气流只进不出,当活塞压缩气体时,靠压缩气体压紧封气薄片(36)封闭进气孔;当活塞处于回程状态时,缸体内产生一定真空,靠缸体内外压差打开薄片(36)实现回程过程的进气;缸体的出气孔用单向封气弹性薄片(32)控制气流只出不进;在活塞回程状态时,靠弹性薄片(32)本身的弹性变形封闭气孔,避免产生气体倒流;在活塞进程时,靠缸体内压缩气体的压力打开弹性薄片(32),实现进程时的出气。装置的气管(1)用锁紧螺母(2)连接在件(3)的气嘴上,气管另一端用类似方法连接在轮胎气嘴上。
二.活塞与缸体间的轴向往复运动及相关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装置的气缸活塞杆(34)的头部与偏心轮岢校?8)的外圈用铰接点连接,铰接点结构如上图所示;活塞杆的尾部用螺母(37)将活塞(35)连成一体;当装置外壳(5)带动缸体(30)随车轮转动时,缸体同时带动活塞、活塞杆及轴承外圈一起转动,由于轴承外圈与装置外壳的储气腔内壁成相对偏心状态,其间形成渐变的径向间隙,在转动时,利用轴承外圈与储气腔内壁间的径向间隙变化,使活塞杆连同活塞一起沿缸体作轴向往复运动。
三.偏心调节及相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成强,未经夏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前后轮同步刹车机构
- 下一篇:三保险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