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场等静压机无效
申请号: | 89213137.3 | 申请日: | 198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3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扬中;刘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航天工业部川西机器厂 |
主分类号: | B22F3/02 | 分类号: | B2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雅安市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静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充磁装置的等静压机,它属于锻压设备,特别适用于粉末永磁材料的生产。
现有的磁场压机均属可充磁取向的机械压力机,压制制品须用硬模压制;而现有的等静压机又均不配备充磁装置。因此,用于生产粉末永磁材料(如Nd-Fe-B)制品很不方便,须先在磁场压机上充磁取向压制成坯料后再放入冷等静压机中压制,涉及设备多、工序多、效率低,不适应大批量生产,且不便生产复杂形状的制品。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充磁装置的等静压机,它将取向-成形-压制合并为-工序完成,以适应粉末永磁材料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原等静压机的基础上,通过在工作腔内设置支撑模、外模、内模,支撑模外设置一感应线圈,工作时,给感应线圈通以短时间的强大直流电流,在线圈内,即内模中形成强磁场,以给原料粉末取向,以此同时,向工作腔内加入高压或超高压绝缘液体介质,压力通过支撑模上的小孔作用在外模上,再传递给内模,从而压实制品。
本实用新型磁场等静压机由上横梁、动梁、下横梁、立柱、工作腔几部分组成,动梁上装有夹持座,用以夹持上模头;在油缸的作用下,动梁可沿立柱上下运动;根据吨位大小,可采用单柱、双柱、四柱或缠绕框架结构;工作腔安装在下横梁上或单独固定,可一机单腔或一机多腔,根据工作压力要求可利用单层、多层或钢丝缠绕结构,其工作压力可从60MPa至300MPa,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缸内装有充磁装置,其结构可叙述如下:
在工作腔内设置支撑模,支撑模成杯状或筒状,上部有平台边缘,用以挡O型密封圈。支撑模壁上及底部钻有多个用于通过液体介质的小孔。支撑模外面围有一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是用圆形或矩形截面的空心或实心低电阻金属导线绕成,线圈外表面涂有绝缘漆,空心线钻有与内部连通的小孔,支撑模内是外模。再里面是内模,它们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或塑料制成;外模成杯状,其上端有一用于密封的唇边,唇边内放一O型密封圈,上部靠外边缘放一金属三角密封圈,从而可实现从低压到超高压的密封。内模外形亦成杯状,内腔则成制品外形,它是制品成型的模具。上塞中间有一供上模头压入工作腔的通孔,通孔形状根据所压零件外形,即上模头的外形而定。上塞上面开有一斜孔,用于向工作腔加料。上模头安装在夹持座上,带有可调模芯,该芯子既方便取出零件,又是压制空心零件不可缺少的。模芯的形状、尺寸可根据需要选择。感应线圈的供电电极及高压液体介质均从下塞引入。
本实用新型磁场等静压机,具有磁场压机和等静压机的双重功能,它使粉未永磁材料的生产从多机走向单机,将取向-成形-压制合并的一个工序完成,工序少,周期短、效率高、投资省,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可满足粉末永磁材料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磁场等静压机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场等静压机的主体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它表示一个工作腔的结构。图1表示一机六腔磁场等静压机主体,它由上横梁1、动梁4、下横梁8组成,其中上横梁1及下横梁8固定,上横梁1通过油缸2与动梁4连接,当油缸a口或b口通以压力油时,动梁4可沿立柱3作上下运动。动梁4上装有夹持座5,用以夹持上模头6。下横梁8上装有工作腔23,工作腔23内是支撑模19,其上有多个小孔20,上部有平台边缘。支撑模外围有矩形截面空心铜线绕制的感应线圈14,其外表面涂有绝缘漆,并钻有小孔与内部连通,感应线圈14浸在变压器油17中。支撑模19内是外模24,它由橡胶制成,成杯状,上部带有一唇边12,唇边内放有一O型密封圈13,上部边缘放一铜制三角密封圈11。外模24内是橡胶内模18,成杯状,以压棒状或管状零件。工作腔23上部是上塞7,上塞中间有一通孔供上模头6进入工作位置用;上塞7上部有一斜孔10,供向模内加料用。下塞22上有组合密封圈21,可实现超高压密封。作用在下塞22上的轴向力传递给承力板9。感应线圈14之电源及高压变压器油17均从下塞22引入。上模头6上装有可调模芯15。工作时,从孔10加入原料粉末16,使上模头下降到工作位置,在ef端通以短时间强大直流电流,使感应线圈14产生强磁场,从而给粉末取向;以此同时,从C通入超高压变压器油17,液压力通过支撑模上的小孔20后均匀地作用在外模24上,外模24又将此液压力均匀地传递给内模18,从而压实粉末,得到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航天工业部川西机器厂,未经航空航天工业部川西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3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涂层的矿(岩)棉管壳及板
- 下一篇:负载启动瞬间自动限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