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角机无效
申请号: | 89213603.0 | 申请日: | 198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9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照 |
主分类号: | B23P17/02 | 分类号: | B23P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产品的边缘与端角的倒角修饰,特别是在一些要求精密加工倒角的场合。倒角在机械加工上是一重要之考虑因素。
就目前之加工程序而言,倒角之处理大都以砂轮机研磨或人工研磨为主,亦即经过砂轮机或人工之切削研磨达到所要加工之倒角要求,此乃行之已久之典型倒角加工方法,唯其缺点在于速度太慢,尤其物件要上下夹头很耗时或倒角面不平,造成人工之损耗,就一些倒角要求都不是高度精确而言,不符合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发展一适用于中小型物件加工之倒角机。
本实用新型之具体技术内容为一倒角机,藉助倒角刀之旋转作用于工件上,使工件可达到倒角要求,更进一步,藉助加工台板之可上下升降,而可调整倒角之范围。
附图中图1乃本实用新型之传动部份立体分解图,图2乃本实用新型组装后操作示意图。
如图2所示,基本上,本装置乃由一座体部件1及一传动部件2所组成。
其中传动部件2,包含一马达21,其往外延伸接到电源,而该马达21之枢轴211自马达21本体延伸而出并嵌入一套筒22,藉助螺杆予以紧密锁合。套筒22之另一端,又嵌接一倒角刀23,并藉助螺杆予以紧密锁合;该倒角刀23为一由若干斜向放射状之刀片231(该倒角刀以单刃或多刃均可)沿圆周分布而成,唯其上端置一轴承环孔232,其内具螺纹。另以一内孔直径与轴承环孔232相对应之轴承环24盖于倒角刀之上,再藉助固紧螺丝25之锁合而成。其整体组装请参阅图2所示。
请再参阅图2之组装后操作示意图所示,座体部件1其基本上由一座体11,一座台12,两调整支架13及一固定板14及一L型座所组合而成,其中座台12为平滑之工作平台,其中央具可供容纳刀片231之台孔121,其L型架15,可在工作平台上左右移动及固锁,以便与切削物之紧密配合,两调整支架13即固定于座台12之背面并往下延伸结合固定板14。该两调整支架13,为螺杆状,其藉助调整螺帽131使固定板14可上下调整其高度。固定板14之中央,具一固定孔141,以供马达枢轴211穿越后,该马达21与固定板14之背面固定。
所以,当操作自由曲线物或内孔、内外曲线时,起动开关后,马达21即开始高速旋转,并带动倒角刀23旋转,此时将要加工物件靠近倒角刀并与轴承环24接触时,即可斜削形成内孔、外孔曲线或不规则之面所要求之倒角,若平直之工件倒角,只须带动L型架15之A面直推送即可得到光滑平直之倒角。(如图2物件3之操作方式)。
而在倒角刀之选择与替换上,亦属轻而易举,只要松开固紧螺丝25,即可替换倒角刀后再放入并固锁成可操作状态。
此外,在倒角刀与座台之高度调整上,如图2所示,只要转动两调整支架上之调整螺帽,则固定板14因此就上下并带动传动部整体上下,便可调整倒角之大小。
经由本实用新型之实施,除对难以倒角刀加工物体可全然应付外,由于其装置、维修、替换等,甚为便利,故其实为中小型倒角加工机械之一大突破与创新。
上述所公开的内容,为较佳实施例之一种,任何局部之变动与仿效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前提下,都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权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照,未经李荣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3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