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纤增强水泥预应力复合网架板无效
申请号: | 89214002.X | 申请日: | 198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47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耀;金巍;李映海;熊禄民;曹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混凝土构件厂 |
主分类号: | E04C2/10 | 分类号: | E04C2/10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处仁,唐晓莉 |
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水泥 预应力 复合 网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的结构构件,特别是一种网架空间结构的屋面板——网架板。
网架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已由大跨度的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建筑上采用,发展为在组合多跨工业厂房上应用。网架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适应工艺变化更新的需要,而且比同样规模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结构自重减轻,施工迅速,所以应用发展很快。网架空间结构是以较小规格的金属杆件组成空间结构,顶面覆以网架板做屋面,而构成整个屋盖结构,目前常采用的网架板是钢筋混凝土网架板,由于自重大,强度低,采用现场预制时,生产周期长,模具费用高;采用工厂预制时,又由于构件抗裂度低,搬运过程的破损率高,成为难以发展的缺点。网架板也有金属压型板或稻草板制作的,前者隔热性能差,防腐维修费用高,后者则易受潮霉变,也影响着应用的扩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轻质高强的玻纤水泥材料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材料复合型网架板,以克服现有大量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网架板的缺陷,减轻自重,提高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玻纤增强水泥预应力复合网架板,由面板、主肋、边肋、中肋组成,其特征是由抗碱玻璃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简称GRC)做面板,由单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作纵向主肋,由非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作横向边肋和中肋,整个复合网架板平面呈正方形或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中肋作成平行边肋的横肋或十字相交的井字形肋,面板作成平板或壳板形式。
这种由GRC面板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复合的网架板,采用同一种水泥材料硫铝酸盐早强水泥,形成整体受力。GRC面板强度高、抗冲击、自防水性能好,使得减薄板厚,降低肋高,减轻自重;钢筋混凝土肋则有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来确定强度刚度和抗裂度,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此种复合网架板与现有同规格的钢筋混凝土网架板比较,自重减轻一半,抗冲击性能提高15倍,而价格每平方米只增加10元,因此成为网架空间结构合理的配套用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玻纤增强水泥预应力复合网架板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Ⅰ-Ⅰ剖面图
图3为图1的Ⅱ-Ⅱ剖面图
图4为三角形复合网架板主视图
由图可见,玻纤增强水泥预应力复合网架板由GRC材料喷射成型的面板1和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成型的主肋2、边肋3及中肋4组成,面板厚15mm,长×宽=3000×3000mm,主肋断面50×150mm,有1∮12预应力筋,边肋断面50×120mm,有1∮12钢筋,中肋断面呈梯形,底宽100mm,高115mm,有1∮14钢筋,整块复合板自重585kg,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使用16Tm塔桅吊垂直上房,采用杠杆车水平移动铺板,安装一块板只需5分钟,施工安装迅速可靠。
当跨度大于3米时,可用三角形复合网架板,在斜边方向的主肋设预应力钢筋,中肋采用十字交叉型式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混凝土构件厂,未经徐州市混凝土构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4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