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脊液贮存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5133.1 | 申请日: | 198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脊液 贮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脊液分流装置,特别是一种由泵体、流量控制阀、贮药囊、引流管组成的脑脊液贮存器,长期埋藏于人体内,进行脑积水的分流。
脑积水系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多,由此会使颅压增高产生并发症,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现在采用脑外科手术,将带有泵体的引流管插入脑室来分流脑脊液入体内。按揿埋置于头皮下的泵体即可加大脑脊液的流量,以减低颅内的压力,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生产的脑脊液贮存器功能单一,在系列化、规格、质量等方面都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例如没有压差阀的合理设计,不能因人而宜地控制脑脊液的流量,颅内的压力会使脑脊液过度引流、排泄而引起颅内低压所致的并发症;又如泵体和贮药囊设计上的结构分离,从体积上限制了贮存器的多功能结构,因而使得运用贮存器对人体的注射治疗、引流管的清洗带来了诸多不便,还由于某些结构所选用的金属材料给C·T扫描及MRI检查层扫描带来了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定量自控阀门、控制加速或截止引流的泵体和能以泵体为贮药囊进行注射、采样、清洗并能进行C·T和MRI扫描的脑脊液贮存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设集泵体和贮药囊为一体的脑室囊腔和输出囊腔,即每个囊腔既是压力泵又能注射贮药。两个囊腔之间用一个由脑室囊腔到输出囊腔的定量单向阀连通。脑室引流管和输出引流管通过接管分别和与之相对应的囊腔相连,即脑室引流管通过接管与脑室囊腔相连,输出引流管通过接管与输出囊腔相连。两囊腔、单向阀和两引流管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接管用聚四氟乙稀材料制成。脑室引流管的端部管壁设进出口,输出引流管的出口是一个定量单向阀。
以下用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脊液贮存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结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结构B-B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脊液贮存器的俯视图。
图5是加速脑脊液流量操作示意图。
图6是分流减缓或停止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向脑室囊腔注射操作示意图。
图8是向输出囊腔注射操作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脊液贮存器的脑室囊腔6和输出囊腔3,是用一个带有两个半球体的上盖4与底板7粘合而成,两个囊腔之间有一只定量单向阀5,由脑室囊腔6通入输出囊腔3为定量单向阀5的开启方向。定量单向阀5是一根带凸肩的塞管,管壁上带有四条裂隙脑室囊腔6通过接管8与脑室引流管9相接,输出囊腔3通过接管2与输出引流管1相接。脑室引流管9的进出口是端部管壁上有6对侧孔,输出引流管1的出口是端部管壁上有两对裂隙。定量单向阀5上的裂隙和输出引流管1端部管壁的裂隙均起单向阀及控制流量的作用。当脑室压力大于正常压力130±10毫米水柱时阀门自行开启,反之小于130±10毫米水柱时阀门自动关闭。脑室囊腔6和输出囊腔3所用的硅橡胶材料均能耐100次以上的注射针穿刺,并能在200毫米水柱的压力下不破裂,脑脊液不渗出。
藉助于手术,将脑室引流管9经颅骨钻孔置于脑室系统内。脑室囊腔6和输出囊腔3埋藏于头皮下。输出引流管1经颈静脉安装在能吸收脑脊液的体腔内(例如安装在腹腔或心房)。当脑积水增多颅内压力超过了脑室的正常压力时,设置在两囊腔之间和输出引流管1出口处的定量单向阀即开启。脑脊液依次从脑室引流管9经脑室囊腔6、输出囊腔3、输出引流管1流入能吸收脑脊液的体腔内,由此建立了脑脊液的体内循环通路,而无返流现象。当需要增大脑脊液的流量时,如图5所示,只要连续按揿脑室囊腔6,便可加速脑脊液的排出量。当病人直立时由于脑室引流管高于输出引流管,输出引流管的负压会使本贮存器产生“虹吸”作用,而当流量过大时,如图6所示,只要按揿输出囊腔3,使输出囊腔压力增大,便可使定量单向阀5减小开启程度直至关闭,达到分流减缓或停止的作用,直到脑室压力再次超出正常压力,定量单向阀5又正常开启。如图7所示,揿下输出囊腔3用注射针穿刺脑室囊腔6,便可向脑室系统注药、抽取脑脊液检验、和冲洗脑室引流管,也可注入抗菌素治疗感染、注入造影剂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查以诊断阻塞部位,同样,如图8所示,用注射针穿刺输出囊腔3注入药物又能治疗输出引流管置入的体腔内的感染,也能冲洗输出引流管及其异物障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脊液贮存器,采用了双囊腔、双定量单向阀结构实现了分流控制、注射、采样、清洗多种功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性能可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5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