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低噪音离心通风机专用电机无效
申请号: | 89216328.3 | 申请日: | 198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0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如鸿;周茂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大学;济南市历城电扇厂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庆章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噪音 离心 通风机 专用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双吸式离心通风机配套的外转子式电机。
离心通风机由于结构紧凑,工艺简单,运行可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集中式空调或分立式空调及冷库中作冷空气循环对流等场合。目前,国内外对多叶风轮双吸式离心通风机配套的外转子式电机,均采用普通电机的外形结构,如附图1所示的电机外形及风路示意图。由于电机处于通风机风路中,电机的端盖太短,端面直径太大,机壳轴向过长,以及端盖与机壳止口联接设置的圆环端面,使电机在通风机风路中受到较大风阻,引起多处涡流,产生噪音,减少了多叶风轮的有效作用面积,影响叶轮效率,从而降低整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阻小,噪音低、效率高、节省材料消耗的双吸式离心通风机专用电机。
用于双吸式离心通风机的专用电机,为了结构紧凑,电机采用外转子结构形式,利用外转子直接驱动多叶风轮,因此,电机外形结构直接影响通风机的效率和噪音。本新型的电机外形结构采用橄榄形结构。其设计原则,尽量缩短铁心轴向长,使端盖表面母线的延长线伸至多叶风轮中部,并将铁心外圆直接作为端盖配合的止口,减少机壳长度。端盖表面为流线型,也可采用圆锥形。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给出了本新型电机外形及风路示意图;图3给出了新型电机止口配合示意图。
新型专用电机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1〕为橄榄形结构电机,〔2〕为多叶风轮,〔3〕为蜗壳,〔4〕为端盖的端面,〔5〕为转子,〔6〕为定子,〔7〕为定子绕组端部,〔8〕为端盖,〔9〕为机壳,〔10〕为止口,〔11〕为鱼眼坑结构。
该电机的机壳〔9〕的轴向长应尽量缩短,使端盖〔8〕的表面母线的延长线伸至多叶风轮〔2〕的中部,同时使端盖的端面〔4〕尽量减小并接近蜗壳〔3〕的进风口。端盖〔8〕与定子绕组端部〔7〕的间隙≥10mm。端盖的表面为流线型,也可采用圆锥型。端盖〔8〕与机壳〔9〕的连接处采用鱼眼坑〔11〕结构。为了有效地缩短机壳长度,将转子〔5〕的铁心外圆直接作为止口与端盖止口〔10〕配合,机壳〔9〕比转子铁心短,机壳两端只对止口起轴向定位作用,这样结构,能够使多叶风轮充分利用,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电机的力能指标,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噪音,电机的定子槽数Q1与转子槽数Q2的配合是采用少槽近槽配合,槽形设计时,应保证电机各部分磁密合理分布。对电机气隙的选择,在保证装配定子与转子时不相擦,能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气隙愈小愈好,当功率≤4KW时,一般气隙可选为0.25~0.35mm,功率小的取小值。
该专用电机外形新颖美观,结构紧凑,能较好地满足通风机风路流场的要求,具有效率高、噪音低、重量轻、运行可靠,工艺简单等特点,与Y系列同容量电机相比,力能指标提高16~20%,原材料消耗及成本降低10%以上,是双吸式离心通风机理想的专用电机。
与NO3.5风机配套的专用电机,其额定数据为:电压u1=380V,功率P2=1.1KW,频率f1=50HZ,转速n=940R/min,绝缘等级:B级。
定子槽数Q1与转子槽数Q2的配合为Q1/Q2=36/33。
铁心长:L1=L2=45mm。
绕组数据:双层迭绕,每线圈匝数=52,节距Y=1~6,线规φ0.86QZ线,三相绕组Y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济南市历城电扇厂,未经山东工业大学;济南市历城电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6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