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型可控硅中频电源无效
申请号: | 89216357.7 | 申请日: | 198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正;戴厚甫;苏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蓬莱县蓬龙电力电源联营厂;黑龙江矿业学院工厂 |
主分类号: | H02M5/45 | 分类号: | H02M5/45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56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可控硅 中频 电源 | ||
1、一种串联型可控硅中频电源,主要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是由中频电流控制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逆变桥直通保护电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串联型可控硅中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频电流控制电路是由B1的[8]、[9]、[14]脚和[1]、[6]、[7] 脚两个电压比较器构成的电流信号整形和倒相整形电路,A1构成的自举恒流充电电路,T1构成的可控分流电路,A2和A3构成的两个积分调节器,M2构成的单稳定时电路和双与门H2构成的确定逆变桥各桥臂可控硅触发顺序和触发脉冲宽度电路组成,B1的[8]脚和[7]脚接地,[6]脚和[9]脚通过导线1与主电路中的LH1相连,[1]脚通过导线5与H2的[13]脚相连,[14]脚通过导线4与M1的[8]脚和H2的[1]脚相连,A1的[6]脚和[2]脚相连后通过电容和电阻与电位器W1的一个固定端相连,[7]脚与正电源相连,[3]脚与电位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和滑动端相连,T1的基极通过稳压管、二极管分别与A2和A3的输出端[6]脚相连,发射极通过电阻分别与A1、A2和A3的[4]脚相连后接负电源,集电极与A1的[3]脚相连,与C1并联,A2和A3的[7]脚与正电源相连,[3]脚通过电阻接地,A2的[2]脚通过电阻分别与电位器的W2的滑动端和导线2相连,A3的[2]脚通过电阻分别与电位器W2的滑动端 和导线10相连,M2的[1]脚接地,[2]脚通过导线6与M1的[3]脚相连,[3]脚通过导线7与H2的[2]脚和[12]脚相连,[4]脚和[8]脚与H2的[14]脚、B1的[3]脚和[14]脚、M1的[8]脚相连,[5]脚通过电容器接地,[6]脚和[7]脚通过电容器接地,通过电阻与自身的[8]脚相连,H2的各脚除上述的连接关系外,[3]脚和[11]脚空闲,[6]脚接T3的基极,[7]脚接地,[8]脚接T2的基极,T2和T3的发射极接地,T2的集电极接MB2和MB4,T3的集电极接MB1和MB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串联型可控硅中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流保护电路是由B1的[10]、[11]、[13]脚构成的电压比较器,H1、FD2构成的过流指示信号电路及H1和H2构成的封锁电路组成,B1的[10]脚与电位器W3的滑动端相连,[11]脚通过导线2与LH2相连,[13]脚与H1的[13]脚、A1的[7]脚、M1的[8]脚、H2的[14]脚、M2的[8]脚及自身的[3]脚相连,H1的[10]脚和[11]脚相连后通过电阻与FD2相连,FD2的另一端接地,H2的[4]脚和[10]脚相连后与H1的[12]脚和[8]脚相连,[5]脚和[9]脚相连后与H1的[2]脚和[6]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串联型可控硅中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逆变桥直通保护电路是由B1的[2]、[4]、[5]脚构成的电压比较器,H1、FD1构成的信号指示电路及H1和H2构成的封锁电路组成,B1的[2]脚与H1的[1]脚相连,[4]脚通过导线3与主电路中的SB1相连,[5]脚与分压电阻相连,H1的[3]、[4]脚相连后通过电阻与FD1相连,FD1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蓬莱县蓬龙电力电源联营厂;黑龙江矿业学院工厂,未经山东蓬莱县蓬龙电力电源联营厂;黑龙江矿业学院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63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冷热自动保温垫
- 下一篇:高效节能化工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