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烟道管无效
申请号: | 89216424.7 | 申请日: | 198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81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少华;边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南开区劳动服务公司永兴建筑工程队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烟道 | ||
本实用新型是特别适用于砌筑在墙体内的一种予制烟道构件。
在房屋建筑中,曾普遍使用以钢丝网或钢筋在烟道壁中作为骨架的水泥混凝土制件,烟道孔位于烟道壁之中,由于这种制件需要耗费大量钢材且制造工艺复杂,而逐步被另一种无钢丝网或钢筋的烟道构件所取代。为提高其强度该构件制成外方内圆,即构件外壁呈方形、内壁--烟道孔为圆形的直柱状体结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虽无需钢材之类,但壁厚不均匀,四角外需用较多的原材料,既增加了自重又使产品成本提高;而较薄处又使其强度降低,抗压、抗弯指标下降;2、外方内圆结构使通烟量相对减少;3、仅采用一种直柱状构件,在砌筑墙体时还需现砌烟道口,用以与烟筒衔接,一是使现场施工费时费事,二是相互间没有止口结构,接口处不易对正,出现错接和缝隙,有可能造成漏气串烟,不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的烟道予制件产品。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目的。使它至少由烟道入口管与烟道管所组成,在烟道入口管的上端口、烟道管的上下端口处制成相配合的插接止口结构,直形烟道管安装在烟道入口管的上部,烟道入口管上制出与烟道孔相通的烟道口和掏灰孔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GRC安全烟道管结构示意图。
图2、烟道入口管右侧视图。
图中:(1)烟道入口管;(2)烟道管;(3)方形台;(4)方形槽;(5)烟道口;(6)掏灰孔;(7)烟道孔;(8)烟道壁。
烟道入口管(1)为L状四棱柱构件,便于在墙体中砌筑、与其它砖块之类标准件配合。位于铅垂棱柱边中的烟道孔(7)为方形,它与外四棱柱构成均匀的烟道壁(8);位于水平棱柱边中的烟道口(5)在上、掏灰孔(6)在下两者水平平行安置,即烟道口,掏灰孔与烟道孔垂直相通,烟道口为与烟筒相配的圆柱形孔,掏灰孔为方形孔。烟道入口管可以说是整个烟道构件的基座、安装的基准件,也可以说它是烟筒与烟道管之间的过渡性构件。使用时铁制烟筒直接插装于烟道口(5)中便可构成畅通的烟道,烟道口应有一定的孔深,一是便于调整烟筒的安装位置,二是避免烟筒插入烟道孔中,造成气流不畅,可在烟道口深处制出凸台或少许锥端,阻止烟筒过分插入;掏灰孔(6)是清除烟灰尘埃的地方,此处若配以适当孔盖,平整美观。烟道入口管的上端口处有方形台(3)插接止口结构,用以与烟道管相配合。
烟道管(2)是外方内方的四棱柱管状构件,即位于中部的方形烟道孔(7)与它的外四棱柱构成均匀的烟道壁(8),其截面形状与烟道入口管(1)的铅垂棱柱边的截面形状完全一致,直形烟道管安装在烟道入口管的上部,共同构成烟道构件的主烟道孔。在烟道管的上下端口处分别有方形台(3)、方形槽(4)插接止口结构,用以与烟道入口管及烟道管之间的插接配合。烟道管的使用数量视建筑的具体需要决定。施工时,在烟道入口管,烟道管的插接止口处用少许灰浆即可保证相互间衔接密实、对中贯通。
烟道入口管(1)、烟道管(2)均采用GRC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造最为理想,可充分发挥其结构特点,制成高强度、薄壁、安全烟道管。本实施例中,端口处壁厚15mm,其它部位基本上都是8mm,而它的抗压强度可达29T/m,抗弯强度3.78MPa。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构件自重轻而质坚,具有较高强度又节省原材料,产品成本下降。
2、施工简单、方便,直接将构件砌筑于墙体中,省工省时。
3、通气量增加,相互间衔接严实,性能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南开区劳动服务公司永兴建筑工程队,未经天津市南开区劳动服务公司永兴建筑工程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6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